便利店

正片

主演:Zukhara,Sanzysbay,Lyudmila,Vasilieva,Tolibjon,Suleymanov,Nargis,Abdullaeva,Lyubov,Korolkova,Nikolay,Mulakov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乌兹别克语 / 俄语年份:202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便利店 剧照 NO.1便利店 剧照 NO.2便利店 剧照 NO.3

 长篇影评

 1 ) 移工議題的幽魂敘事

#6thPYIFF 臥虎單元

玩转时兴“霓虹美学”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议题电影,结合流行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风,在俄罗斯裂解的当下,它在历史的脉络中横亘在东欧/中亚的阴影依然如庞然大物般存在,这依然是一部处于后殖民主义叙事框架下的命题作文。

移工与外劳是一个夹在国家组织结构的缝隙中生存的群体,他们徘徊在国与国、主与他的夹缝中,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时常成为一种微渺的希望,被两边(母国与移民国)都排除在外的游离状态成为他们此后一生的常熟,而逃离了“魔窟”之后又将面临着另一种“无家可归”的局面。

所以本片的叙事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在俄的苦役与归乡的无所适从,二者共同构筑起这个双重他者的旁若(parasite)姿态。

因着这个缘由,创作者在影片中加入一些诡谲神秘的幻想元素段落便变得合理起来,因为是一个旁落的、依附的、傍身的状态,所以藉由飘渺的神鬼之说来替失声的人显影/灵,倒不失为一种表达策略。我想这才是作者会选择(尤其在俄罗斯部分)使用这个美术风格的原因。

这会使人想起张吉安惊人的首作《南巫》(2020)与卡米拉·安迪妮的《亦真亦幻》(Sekala Niskala,2017),不得不说,东南亚影人在处理这种神鬼漫游与人灵摆渡相关题材时的表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出其右的。

除此之外,还想推荐几部相似气质的作品,如《国王之夜》(La Nuit des rois,2020,科特迪瓦)、《味》(Vị,2021,越南)、《伟大的仪式》(El gran movimiento,2021,玻利维亚)、《黎明破晓时分》(พญาโศกพิโยคค่,2021,泰国)。

 2 ) 這是一個女孩為了小孩逃離某個地方,穿過森林回到家的故事。

全片围绕一间老旧狭窄的便利商店为轴心运行,在黑暗的宇宙里发出魔幻诡谲的绮丽光芒。 这是乌兹别克斯坦裔导演米歇伊・鲍罗定(Michael Borodin)的首部剧情长片,电影开头便道出事件的不单纯,错落层叠的商品与杂货之间,一场结婚仪式正在进行,新娘头纱垂成巨大的凹洞,镜头缓缓后退,黑暗也随之扩散,看不清新娘的脸庞,如望入无边无尽的黑洞。

「电影拍完了,但我对这部片的感觉仍旧五味杂陈。」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鲍罗定,早年以移工身份移居莫斯科,进入 VGIK 电影学院就读前,辗转做了不少杂工,对于移工生活的无助与流离深有所感,后来也转化成创作题材上的关注。 今年则遇上了乌俄战争,原本要在莫斯科进行的计划相继取消,人暂时又回到了乌兹别克斯坦。 鲍罗定在两地之间的往返移动,也逐步以影像串连出作品的独特地景。

2018 年,鲍罗定回到家乡拍摄他的首部纪录长片《Cotton100%》,纪录下由国家带头的集体奴役现象,那时他才惊觉童年时期采集棉花的经验,原来跟制度化的强迫劳动习习相关。 拍摄期间,他首次听闻莫斯科便利商店的奴役事件,得知受害者多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移工,也对现代奴役制度的多重形变与复杂结构更加好奇。 纪录片一拍完,回到莫斯科的隔天,鲍罗定便前往恶名昭彰的便利商店一探究竟,没想到这间店经过多方媒体报导、甚至闹上欧洲人权法院后,还是持续营运着,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当下的冲击,也在日后逐渐长出《欢迎光临便利黑店》的剧本雏型。

由于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鲍罗定一开始希望能找到「接近素人状态的演员,或是找常规素人来演出」,最后,他让两者一起接受训练后共同演出,其中饰演商店老板 Zhanna 的 Lyudmila Vasilieva 是具有三十年表演经验的资深剧场演员,女主角 Mukhabbat 则由毕业于法律学院的素人演员所饰演,电影演出对她们来说都是首次尝试。 导演也与首次担纲剧情长片拍摄的摄影师 Ekaterina Smolina 反复讨论,试图透过长镜头的使用,尽可能保留演员在镜头前存在的状态。 鲍罗定解释道,空间越是狭小,更需要将焦点放回「人」的身上,使脸部表情与上半身的动作产生放大效果,也让视觉空间更为丰富涌动。 「因为这都是我们的第一次,所以在演员与镜头的配合与默契上,我们投注了相当大的心力。」

然而,「贴合现实」并非鲍罗定锁定的唯一路径,直视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下,他也同时在「寻找出口」。 从写剧本的阶段开始,他便清楚知道故事没有尽头,毕竟现实世界里商店持续营运,离开的受害者又自愿回到商店工作,现实远比危人耸听的都市传说还要黑暗。 鲍罗定又试图厘清,寻找出口并非寻求假象,「因为那对于观众或当事者来说都是一场欺骗」。 出口,也不见得等同于离开,当如梦似幻的情境与现实倏然交叠,动物们纷然过境,「它可以是一种慰藉,或更为贴近主角内在心境的展现,甚至是一种破坏手段。」

這是一個女孩為了小孩逃離某個地方,穿過森林回到家的故事。

談到尋找出口的必要性,這句話突然從導演口中冒出來,童話故事般的敘述語句順勢完整了他對於夢境現實交融的想像詮釋,也暗示了「尋找出口」之於現實與夢境開展出來的雙重路徑。這樣的詮釋,透過 Aleksey Polyakov 的巧思轉化,在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譜出以俄國童話故事為敘事基調,並結合烏茲別克傳統樂器詮釋的現代暗黑童話。視覺上,也加入了動物的意象,生肉與烈酒、食品、雜貨擠身在狹小的店家裡,總是一身豹紋的 Zhanna 抓起魚缸中的魚把玩,一頭驢子在闇夜中走近熟睡中的 Mukhabbat──都市叢林裡的恐怖傳說,與童話故事的奇幻想像緊密共存。

鮑羅定又說,在光源的配置上,「特別選定了螢光綠和螢光粉紅,這種燈源配置是妝點也是限制」,狹窄的商店空間中,微弱的光束照著陳列商品,而高掛的出口標誌,也在黑暗中持續散發綠色光芒,讓整體空間增添了不少詭譎的超現實感。

螢光綠是指引,是照亮黑暗的光源,也是逃逸路線的起點,偏偏女主角的容身之地便佈滿螢光,甚至是倚靠光源打造出來的所在。螢光也串連起女主角的逃逸路線,離開了便利商店,回到家鄉又遇上螢光色的大型人造花朵。女主角的逃逸路線也逃不了螢光的無所不在。

无论如何,女主角还是穿越森林回到了家。 但导演口中的家,也吊诡着指向两种方向性,两边都有自己的家人,一边是孩子,一边是母亲。 女主角在历经几番波折流离,接受陌生人的好意后,辗转来到棉花田。 棉花田带出开阔的天地,和煦柔软的色调多少暖和了前半段的沉重,透过画面色调的转折甚至能感受到些许「安慰」,但对导演来说,棉花田又是多大的讽刺,并非天上赐来的良机,而是现实。 女主角挣脱了非法的奴役控制,辗转又回到合法的劳动剥削,甚至女主角的名字(Mukhabbat)和纪录片《Cotton100%》中的主要角色(Muhabbat)还极为相似。

为寻找出口,女孩靠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意志穿越险峻的森林,回到家中。 只是,出自于另一个更加紧迫且致命的理由,女孩不得不,再次走入森林,并披起狼皮,让自己化身为一只狼。 而现实与梦境双重逃逸路径的最终叠合,也成为鲍罗定反复琢磨「寻找出口」的可能性之余,面对偌大徒劳写下的最佳注脚。

 3 ) 飞起来的便利店,飞不起来的现实

近几年的俄罗斯电影真是深得我心,把超现实的呈现风格和风格化美术玩的越来越溜,飞片也多美片也多,一如既往的冷峻风格配合霓虹效果,意向装置,和略带可以构图的摄影,兼顾了美感的同时又带着审视的眼神,像镶嵌宝石的利刃,美丽又尖锐。这部影片也依然是这样风格下的探索,它讨论了一个更边缘的议题,异国劳工。

便利店是一个缩影,逼仄压抑,来往的人形形色色,表面霓虹闪耀背面阴暗肮脏。无论是女主的婚姻和生育还是其他人被迫参与的交易和压榨,都在阴暗的地下进行着,而奋力逃脱的地狱也不见得就不是最好的结果。回乡之后的贫穷,劳动的辛劳却依然无法拥有治疗母亲的资格,无法取得联络的儿子和无法取得的护照和身份胁迫着女主再一次踏上去往原本地狱的路。都说逃离地狱就是天堂,但好像前一步后一步都是悬崖,只是苦难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罢了,命运并不准备给她一个看似美好的选项。

两个地区的美术风格非常有区别,也非常值得分析。俄罗斯的便利店部分红红绿绿和昏黄的宿舍,有种堕落美感,特别是老板手中的鱼和抱走孩子的梦,非常有意向,这里的生活就是被操控,人都是水里的那条鱼,被凭空来的手掌握着命运。而回到家乡的色调出现了白天的明媚和夜晚的湛蓝,平静和谐却非常荒芜,告别了灯红酒绿就是一片荒草般的贫瘠。这里出现的霓虹花朵迎着这片土地,仿佛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引诱,花朵的美丽也都是假的,而剩下的就是和坟地看起来无比类似的棉花田,和无数廉价的女性劳动力,还得打着做贡献的幌子。两个地方的对比很明显,这样的设计我很喜欢。车厢上的梦境也很有特点,魔女和鸭子,一种转换却一样的荒诞。

不是飞片,很飞的手法很真的现实吧。

 4 ) 透过人民的不幸建构国家的强盛

俄罗斯帝国于1861年推行农奴改革解放农奴,而美国则在1865年正式废除奴隶制度,世界上两个主要大国在19世纪后半叶相继废除了将人作为私产的行为,但这一概念依然根植于许多人心中,即使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现代奴隶的悲剧依然偶有耳闻。

今年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选入了乌兹别克斯坦导演米歇伊. 鲍罗定(Михаил Бородин)的首部剧情长片《欢迎光临 便利黑店》(Продукты 24),本片聚焦被滞留在莫斯科当地便利商店为奴的乌兹别克斯坦女人们,她们不只得为老板工作,还遭受殴打和性虐待。

缺乏关注的中亚移工

鲍罗定早年以移工身份移居莫斯科,深感中亚移工在此地的种种困境,从俄罗斯国家电影学院(VGIK)毕业后,便回到乌兹别克斯坦拍摄了其首部纪录长片Cotton100%。 乌兹别克斯坦以盛产棉花闻名,这般盛况却是来自于国家的合法剥削,如果农民向国家租用土地,便有责任要在上面种植一定比例的棉花,许多学童也经历过摘采棉花的生活,这些都非出自于农民、孩子的个人意愿。

在这之中有许多人,选择前往俄寻找新生,没想到却是落入另一个深渊之中。

鲍罗定听闻了莫斯科便利商店的「戈利亚诺夫奴隶」(Гольяновские рабы)事件,得知许多受害者皆是乌兹别克移工,决定前往探访。 没想到这家店的恶劣事迹虽然闹上欧洲人权法院,但依然持续营运着,他便决定将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让更多人知道。

从苏联时期便有不少中亚移工往返俄国与本国工作,甚至定居于工作地点的也不少,也有不少学生进入VGIK导演系学习,后返国打造富含本国风情的电影。 直至今日,俄金鹰奖还设立了《独立国协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最佳影片》,企图延续苏联时期的电影影响力,其中每年都有不少中亚电影入围本奖项。 然而,在这么多中亚电影中,仅有少数几部剧情片拍摄了中亚移工的困境,其中之一是《欢迎光临便利黑店》,以及2018年《小家伙》(Айка)、2010年Another Sky (Другое небо),与中亚移工在俄国社会急需支持的情况完全不成比例。

中亚移工艰难的前世今生

在片中,女主角慕哈巴特不敢反抗店主萨纳,甚至被迫与其他男人结婚,孩子也被带走,导演以完全的线性叙事、无闪回的方式,暗示这样的故事至今仍然存在,剥削与奴役并没有成为过去,这段日子或许是某人的记忆,但亦是某人的现在。

尽管近年因疫情及战争关系导致移工人人数回流至原国,但长期而言俄罗斯的移工数量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多来自独立国协,且多前往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州等地,然而俄罗斯社会对移工,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人的态度并不友善。

根据列瓦达中心(Levada Center)统计,在2021年,高达68%的民众认为政府应限制移工进入俄罗斯,虽比前几年略低,但依然超过六成,不过认为移工对社会和国家有好处者也增长至50%,而不愿意让中亚移工进入俄国,或只愿意让他们短暂停留的人数近十年来都超过50%,可以显见俄罗斯社会仍存在对中亚移工的排斥心理。

這使得中亞移工生存不易,反倒落入俄國社會底層,並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形成排外與犯罪的惡性循環,在俄羅斯涉案的外國人也以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為多。

来到俄罗斯工作的人们都在寻找一个出口,鲍罗定曾在访谈中表示,本片在「贴和现实」之际,同时也在「寻找出口」。 「出口」一词其实曾被导演赤裸地置于片中,当一名乌兹别克斯坦女人被萨娜推入火坑,遭人性侵时,镜头静静地拍摄一道门,门上写着「出口」(ВЫХОД),而萨娜在一旁抽烟。

门后是悲剧,里头的人无法破门离开,出口近在眼前,却是那么遥远。 鲍罗定在本片中多次以类似的手法呈现移工无法逃离的困窘,移工在帘子另一端被殴打,客人在店内购物置若罔闻,即使发现不对劲也无济于事,连警察也联手欺压,他们甚至已经习于剥削与虐待,失了逃跑的念头。

透过人民的不幸建构国家的强盛

本片前半段以慕哈巴特在便利商店工作的生活为主,后半段则是她回到家乡与亲友再聚后面临生活困难。

不论是在商店中、逃离的路上,鲍罗定以荧光绿和荧光粉红营造诡谲之感,当慕哈巴特离开商店走到大街上,路上洋溢着欢快的氛围,而街头艺人后头的霓虹灯管揭示着这几天应是「俄罗斯日」(День России)的连续假期。 俄罗斯日是俄国庆节,人们会欢庆国家的团结与发展,但在这欢喜的日子里,城市里的苦难依然持续,一国的发展彷若得靠剥削他人才能成就。

这不只存在于俄罗斯,也存在于故国,他们离开了这里,也只能前往另一个地狱。 讽刺的是,中亚各国都以「斯坦」(stan)为名,意为「之地」,例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便意指哈萨克斯坦人之地、乌兹别克人之地,然而不论土地、人力都成了国家的私产,国家的强盛建筑于人民的不幸之上。

出于经济压力,慕哈巴特再度回到便利商店,这次她染上金发,成为萨娜的共犯,她带上了许多一无所知的乌兹别克女孩前往莫斯科,追逐新生活的美梦。 这个结局出自导演田调的真实资料,当人们无法逃离地狱时,仅能选择成为压迫他人的人,才能换得苟且安生。

即使如此,导演依然在其中安插了一个有力的希望,曾经的奴隶巴基亚・卡西莫娃(Бакия Касимова)也在片中饰演一个小角色——到便利商店找工作的女人,这是巴基亚的决定,透过奴隶事件的受害者参与本片演出,是种抗议,也是治疗。

小结:悲剧莫斯科与移工们的新天堂

「商品」一词在本片被赋予了多重涵义,包括了将「人」作为商品,这家商店贩卖「人」、贩卖商品,24小时奴役这些中亚移工,这个恶行倚靠的是社会的集体冷漠与排外心理。

在片尾,便利商店缓缓飞起,象征着这家商店似乎遗世独立,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24小时运作着,而即使莫斯科已然传出如此多悲剧,它依然是移工们向往的「新天堂」。

 短评

喜欢影片的所有超现实表达:室内鬼魅的身影、火车上的鹅群、最后腾升的便利店等等等等。电影是“一个暴露在成千上万冷漠的目击者面前的现代奴隶制故事。”几近惊艳的艺术片,从室内压抑的便利店空间转向宽远辽阔的家乡,不仅仅是镜头焦点、景别的改变,更是一种自由的怅惘,电影最终的结局也是颇具宿命感,有了孩子,那一定是牵挂。

4分钟前
  • 茗政
  • 还行

帮忙拿锤子把脚钉穿看她往哪儿跑,便利店却对我有逃不掉的吸力。我们都是鱼缸里丢了身份的鱼,是田地里被采摘毫无重量的棉花。这个国家已经溃烂得需要截肢,断腿却还要和父亲的遗体合葬。我们蜗居在仓库的地面上,却有人在畅想宇宙里的外星人。我们囚困进玻璃柜的前台,却祈望有神的力量让便利店升空。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佳作

1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乍一看还以为是似曾相识的故事,从逃离之后开始升维,深渊是没有尽头的。几处超现实更是厉害。 PYIFF15

12分钟前
  • 陆小鸟
  • 力荐

#6th PYIFF 3.0- 喜欢那段梦境中的鹅。

16分钟前
  • 卷卷猫🐱头
  • 还行

金字塔是建立在累累尸骨上的,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也是从无数遥远的小镇和村庄吸取能量。最恐怖的是,那些犹如干电池一样被耗尽的人深陷其中,从恶的受害者变成恶的帮凶。无他,只是因为生存的本能。也许那个便利店的老板娘,便是女主角可预见的未来。

17分钟前
  • 京之桥
  • 推荐

#6th PYIFF

21分钟前
  • 陈好康
  • 推荐

PYIFF09【卧虎】逃离地狱,又不得不重回地狱。

2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大框架做的很扎实,后期能明显感到社会环境以及不同国家运作机制对情节的推动,可惜大部分的片段在拨开浅显的意指之后起不到传达人物情绪的作用,想要用华丽的摄影掩盖单调的调度是不太行的

30分钟前
  • lOoK At mE
  • 推荐

前一个小时几乎没有外景,人和货架上的商品成为空间里的器官,之后故事逐渐飘忽不定,惊悚类型片变成了中亚农村现实题材,不知道怎么结尾的时候就学学三峡好人的轻功吧

3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还行

#柏林影展 #全景單元 停停走走,從商店到未知名的國境;一位母親的千里尋子,當中夾雜著烏茲別克黑工、性、暴力,最終以奇幻的結局收尾。這不只是一首移工(民)悲歌,這是一齣人生遊藝場。

36分钟前
  • 外人
  • 推荐

从便利店里黑道道的老板娘魔爪里逃出来,推开棉花老板最终还是得回到便利店老板娘的庇护下,无数底层普通女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宛如一个吞噬人的漩涡。到最后,被称赞生了个大胖小子的女人,被许诺着会拥有一家店面的女人,连“母亲”的称谓都会被剥夺。

40分钟前
  • 猪猪心
  • 力荐

本来以为是很实验很飞的片子,看之前喝了两口本地的竹叶青,谁知道是这种悲歌。退场时后面有个小姐姐说,“我看前半段是难受,后半段是接受(尊重他人命运之类的。。。)”

41分钟前
  • 推荐

#2022 6th PYIFF#这个导演应该是喜欢《三峡好人》,片中走钢丝和最后便利店像火箭一样飞升的镜头很难不让我联想。这个片子不是很喜欢,但是感觉把这片子选进来和去年年初的那件事有关。

46分钟前
  • 高远
  • 较差

【TiFF63】

50分钟前
  • Mr. Lei
  • 还行

3.5视听很优秀,加剧了普通人的悲剧感

52分钟前
  • Spy Liu🌈
  • 推荐

【平遥电影展展映】中国首映。非常惊艳的寓言式电影。前半段在便利店内营造出当代奴隶制的恐怖环境,压抑、逼仄的便利店是唯一的场景。被骗入其中的异国女子和某国那些被拐卖到山区的女大学生的遭遇如出一辙。被困在并不封闭却难以逃离的人间地狱中沦为免费苦力和生育机器不得翻身。后半段女主角逃出生天后氛围迅速转变,大相径庭,但也始终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贯穿全片的超现实段落更显魔幻。结尾更是升华了主题(和建筑本体,难道是致敬《三峡好人》?),完成了从被害者到加害者的转变,再次将弱势女性置于可怕的地狱轮回宿命中。虽然是在普通影厅看的,但音效极佳,打苍蝇一场戏能清晰地听到苍蝇在头顶盘旋两三圈的嗡嗡声。不要说探讨主题和尺度的深度,仅视听语言的成熟就能秒杀绝大多数国产片了。

55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更喜欢前半段,在逼仄空间里用局部视角营造压迫氛围,活生生的人间地狱。梦境里鹅群从火车过道走过,也只是从一节车厢走入另一节车厢,就像她们即使逃脱了超市也逃不出社会的结构性牢笼。

59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6th PYIFF# 卧虎单元入围。前入围2022柏林全景单元。比起几乎同题的《小家伙》这片显然高明多了,不是只诉诸情绪和触感,而是非常深入地揭示了后苏联的俄罗斯是如何吸血中亚国家的整个经济机制,被人口贩卖和性剥削的奴工被困在永远无法离开的超市里(前半段超市的层层叠叠简直就是整个宇宙的感觉,而导演刻意回避全景只拍局部更是加强了这个视觉表达),后半段更是无解困局,因为就算女主被解救,回到乌兹等着她的依然是贫穷,依然是摘棉花的奴工式工作和性剥削,在这种经济结构下她无法不再次回到罪恶之城莫斯科(甚至带上了期待被剥削的三位同乡妇女)。视听上很有想法,前后大对比,也有几处不错的梦境和超现实段落;结尾超市腾空而起致敬《三峡好人》(所以才能入围平遥吗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平遥电影节亚洲首映 音乐喜欢 前后半段太割裂了 后面也不该叫便利店了 前半部分丧到爆炸 真想让人夺门而出 我不由感叹电影节的电影看多了会萌生出一种人间很苦 所有人都很丧的感觉 可是你放眼看看周围 大多数人还是自得其乐地活着 后面 感谢那堆鹅让我坚持看了下去 也认为那是本片唯一最具美感的部分

1小时前
  • 乐道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