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死国王

HD

主演:蒂姆·罗斯,多格雷·斯科特,奥莉维亚·威廉姆斯,詹姆斯·伯拉姆,科林·雷德格瑞夫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处死国王 剧照 NO.1处死国王 剧照 NO.2处死国王 剧照 NO.3处死国王 剧照 NO.4处死国王 剧照 NO.5处死国王 剧照 NO.6处死国王 剧照 NO.13处死国王 剧照 NO.14处死国王 剧照 NO.15处死国王 剧照 NO.16处死国王 剧照 NO.17处死国王 剧照 NO.18处死国王 剧照 NO.19处死国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处死国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段风尘的英国历史,国王查尔斯一世的腐败激起了贵族的反抗,他们在贵族托马斯的带领下历经三年苦战,终于在1645年打败了王室军队,国王查尔斯一世被囚禁在王宫里,贵族们开始了对国王的审判,并最终把查尔斯一世送上了断头台,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被流放的国王后世最后还是复辟了,他们对参与审判国王的贵族开始了血腥的报复。。。。。。母亲的飞机场倩女幽魂3:道道道(粤语)特殊身份蝙蝠血魔2安多芬直击证人 粤语天坛必要的杀戮极速狂飙1971杀人者的难堪以高潮之名:OneTaste的故事请把空白填满爱诫县令黄马褂赘婿我的行进人生行尸走肉(网络版) 第一季寻找列侬闪电侠第二季红书召魔历史那些事 第三季打铜锣、补锅1965名侦探柯南 给工藤新一的挑战书~怪鸟传说之谜~独家新闻2016冰箱暗杀名单哈迪兄弟翻红吧!硬核少女读心人第五季创业年代[DVD版]雪花女神龙大河英雄传北极星旅舍第一季年少轻狂 第一季星屑复仇者大学假面骑士超电王三部曲超电王篇奇葩料理大作战第一季曼哈顿1979包裹

 长篇影评

 1 ) 毫不含蓄的历史搅基片《处死国王》

议会军总司令费尔法克斯勋爵VS原本是副手后来成为护国主的克伦威尔,两个强人的分裂史……

电影开场时第一次内战已告终结,没有具体交待Sir Thomas Fairfax在战场上的光辉战绩,国王查尔斯一世已被苏格兰人移交议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收拾打仗的烂摊子,酬劳军队,让议会去和国王谈判,签条约限制王权,给人民以自由什么的。如果事情能顺顺利利做完,某勋爵和某副手也许就不会闹成后来那样,分崩离析,彼此痛苦,虐人又自虐。但是正当战乱后的国家百废待兴,等待这对基友卸下战甲,携手建设一个新国家之际,麻烦来了。国王不同意签条约,拒绝放弃古老血统和神授的君主权利。

面对这种状况,激进的克伦威尔要求推翻国王,彻底清除君主制的束缚,然而费尔法克斯却无法像他一样激进尖锐,世代贵族的血统和高尚温和的人格束缚了他在战阵上所向披靡的长剑,使他悬空而立,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一方面他赞同克伦威尔的改革构想,另一方面却又不同意对国王做彻底的背叛。于是他成为了克伦威尔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一对风风雨雨久经战火的挚友在和平时期的政治斗争中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隙。

克伦威尔一直崇拜热爱费尔法克斯,视他为反君主事业的良心,说“没有他我们就什么也不是”,他自愿退居费尔法克斯身后,做他副手,在费尔法克斯表现出犹豫后,仍体谅的对部下解释说“Tom对政治不在行”,在费尔法克斯隐瞒、背叛他数次之后,他仍试图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之不闻,以避免打破心中的承受底限;反过来费尔法克斯也信赖倚重克伦威尔,而且始终相信自己是唯一能规劝束缚克伦威尔的人,他曾经把后背袒露给他的副手,对其毫不猜疑。

然后各种伤情,各种自虐虐他,压抑而又强烈的感情……

剧情基本算BE吧,没有闹到拔剑相向,同室操戈,因为费尔法克斯放弃了,他从军队最高统帅和领袖的地位上退下来,和妻子归隐田园。虽然从他那方面说,算是妥协退让了,他毕竟没有起来对抗克伦威尔,反而放弃了全部权力,让克伦威尔成为继任;但对于克伦威尔而言,这却是最严重的背叛,他把他孤独地抛在了历史中。查尔斯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处死。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若干年后克伦威尔病死,查一的儿子查二回国复辟,克伦威尔的尸骨被挖出来悬挂示众。他和费尔法克斯并肩开创的事业也就轰然坍塌。

影片的最后,费尔法克斯骑着马,仰视昔日挚友已成枯骨的身躯。“我爱过他,又辜负了他。”

费尔法克斯由苏格兰帅哥Dougray Scott扮演,克伦威尔由老文青Tim Roth扮演。

特别看点:

Cromwell同学作为一位激进的革命家政治家的脏手情怀(“你以为人们可以不干坏事就掌权吗?”)……

他要把旧世界烧成灰烬的心态……

他对Fairfax的独占欲和依赖:几个细节笑死人了,下榻Cromwell家当天,Anne发现自己怀孕,夫妻俩欣喜之极,镜头一转,却是Oliver那完全不加掩饰的气急败坏的眼神;还有调查王宫珍宝失踪案时,嘲讽“将军急着回家呢”,Fairfax说我没回家,瞬间得意之笑;质问Anne与国王串通,究竟是因为“对Tom的爱”,还是“对我的憎恨”……

(数度回想起《脏手》里的台词:“在世界上所有我喜欢过的人当中,他是我最喜欢的。我喜欢看见他。听他讲话;我喜欢他的双手,他的面容,而且当我跟他在一起时,我头脑里的一切风暴都平息了。”)
  
而在Fairfax那边,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矛盾
想杀Cromwell却无论如何下不去手、索性自己扑上去挡子弹……

克伦威尔是近代史强人,而作为内战中的将星和第一人,费尔法克斯的名头却不如前者那么响,这泰半是由于他那突然的引退和谦冲温和的性情。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就读,毕业后进了格雷律师会馆,如果没有从军,他应该会去做一位律师,或者有微小的可能从政,但从他后来的道路看,他做政治家的才能显然远不如在战场上的耀眼天赋。他是天生的战士和统帅,born to general,not born to politician。在事业颠峰时期的隐退也没有给他的生活造成什么阴影,因为这引退是他自愿的,晚年他僻居做了个适意的贵族乡绅,闲时翻译《诗篇》,也撰写诗歌,写了两部内战史,搜集珍稀手稿,充实图书馆,庇护文化事业,活得十分生动像样。他还是亲自迎接查二回国复位的代表。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出现,士兵们是如此爱戴他,以至看到他的身影,敌军的阵营里竟有千余人立即倒戈归降。从某种意义上,他这个人的一生也算是圆满了。无怪电影里克伦威尔会问他,你是不是把这一切就当作一场游戏啊?(所以拿得起放得下)……

历史上与他的私人生活最接近的是他的妻子Anne,Anne显然是不喜欢克伦威尔的,在电影中,他们互相不喜欢,互相嫉妒。费尔法克斯没有男性继承人,他只有一个女儿,电影中的解释是他的第一个孩子由于Anne的心神不安而流产,这桩意外给了他巨大打击。克伦威尔的孩子,画像上倒是挺漂亮的。克伦威尔自己长得不如何,据说还不许画师美化他。Tim的扮相不错。

费尔法克斯的画像是挺美的。片中国王查尔斯一世回忆说“宫廷中人人都在议论你那天使般的美貌”……不过Dougray Scott的长相是比较坚毅冷感,性格也是闷骚沉默型,个人觉得很帅很萌,但跟天使般的美貌什么的不沾边吧。

对于内战中各方势力的解构基本上还是简化版的,宗教的内容完全被抹除。长老会和独立派在内战进程中的势力消长和彼此斗争没有,军队的重要性也不是很显著,影片开头有点到军饷问题。1645年8月,差不多在Naseby大捷后的围城战期间,小费在写给老费勋爵的信里提到军饷问题,说部队虽然耐劳服从,但若他们要军饷时,则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第一次内战结束后,军队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普莱德清洗就是倚靠了军方。费尔法克斯也好克伦威尔也好,他们的权力都来自军队支持,在与王党、贵族、议会、长老会教徒、独立派各方的斡旋中,军官们的意志显然也不容忽视。并不是像电影中那样,似乎小费和小克就能一手翻覆乾坤了。

几处细节不符的:

Fairfax家并非到了小费这一代才出所谓的”叛徒”,他老爹也是反国王的。在内战爆发初年父子曾分别作为北方议会军的统帅和骑兵军副帅并肩作战过。

费尔法克斯同意克伦威尔惩处国王的要求,并且其时他仍为军队的事实首脑。他也批准了(尽管没有事实参与)普莱德清洗(对议会中王党的清洗,以便能够在少数人中对国王达成有罪判决)。但在决定性的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上他公开站到了军队领袖们的对立面。他原是审判国王的法官之首,但在入席之际发现国王已被预先定罪,遂拒绝入席。在法庭唱名时,当庭吏宣读出费尔法克斯之名,走廊上的一女士高喊道,费尔法克斯勋爵没有亲自到场,他也永远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因此他们称他为commissioner是在污蔑他。这是费尔法克斯夫人。这一幕与电影中所表现出的倒是有微妙差异。电影中的Anne是在费尔法克斯的授意下向国王屈膝表示效忠后离开的。这种程序上的非法性在阿克顿的近代史讲稿中博得的评价是:处死国王是非法的,因而也就是不公正的。……克伦威尔是自由制度坚定不移的敌人。

总之这是部很好看的历史片。非常打动人。当然,在主线不违背历史大事实的前提下,大部分细节是编剧“脑补”的吧。赞。

--------------
看第二遍后重写的

 2 ) 到底谁是主角?

       对英国的这段历史了解不多,所以不知道史上有Fairfax这个人物。但在这部电影里,仿佛Fairfax比Cromwell更有人格魅力、更有战绩、更英俊潇洒、更具领袖潜质,连Cromwell都甘当其保镖。直到后来Fairfax表现出软弱或者说高尚的一面,证明他不适合当一个政客,Cromwell才接过其衣钵,成为一个残忍的统治者。单从影片看,Fairfax是讲述者,也是参与者,而且戏份超出了Cromwell。他似乎是这一事件的核心人物,他的行为将决定历史的进程。Cromwell成了一个侧面烘托出的人物,而且他一直敬重Fairfax,一直认为Fairfax作为一个个体,比自己更优秀。
    影片结尾的字幕是赞扬Cromwell的,认为他给后世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使英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在影片中,对Cromwell表现并不多,而着重突出当时冲突各方,力求再现历史,对查理一世的表现很正面,丝毫未损一代君王的风范。
    可惜的是整部影片平均施力,没有倾向,过于公正,也让观众不知道偏向哪一方。在这里历史不是黑白分明,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作为电影,也就失去了娱乐性和趣味性。

 3 ) 华丽的镜头感

印象最深的第一个镜头是被十字形镂空的墙上投下阳光,TR,故事里的Cromwell斜倚在墙边,阳光柔和洒向他的侧面;这一刻,身边所有人都仿佛不存在,我只看到一位未来的君主以及记忆中永远一个人演奏钢琴的1900的影子。
然后,是他带着帽子歪着头站在庭上,下巴微微抬起,向左侧转45度,眼神倔强而落寞;TR实在适合这样的角色,君主或者天才,总是形单影只无人理解。爱人离开后,Cromwell脆弱得像一只受伤的小兽瘫倒在墙边,如此无助,眼神空茫,全然不同于刚才公开演讲的君主,这一幕,把历史融化在深情里。
临近片尾,TR掀开浅色幔帐从床上坐起,金黄乱发,白色衬衣松松垮垮,连玩笑都在诉说思念,灯光照在憔悴的脸庞上笑颜若水;无可否认,编剧、导演和摄影尽心尽力营造的暧昧氛围成功奏效,抛开课本里的千秋功罪,无人不爱Cromwell,那个一边追求自由一边满脸落寞的大孩子。

 4 ) 谁是英雄谁是叛徒的讨论仍在继续

看了这部片,为我补上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并非路人皆知。英国历史上曾有短暂的共和国时期:英格兰共和国,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后。1649年,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室,先监禁后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国,随后克伦威尔以“护国公”身份执政。可在他死后的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将克伦威尔的尸骨挖出,悬于城门之上。共和制在英国存续11年。该片有关克伦威尔与始终徘徊在革命与保皇之间的费尔法克斯之间谁是英雄谁是叛徒的讨论,直到尘埃落定的今天,仍旧谜一般的无定论。

 5 ) Tommy & Oliver

其实这个片子我本想给五星的,但这是非常主观、非常感情化的做法,尽管有我自己的理由。为了不显得过于激动,吓到人,我就偷偷藏回一星吧。

主角到底是谁呢,显然是双主角,费尔法克斯and克伦威尔,也就是电影里的那对并肩披荆斩棘风风雨雨多少年,却临到将登上山巅之际分崩离析分道扬镳的好基友,Tommy and Oliver。Oliver自愿退居Tommy背后,做他的卫士,做他的先锋,他崇敬Tommy,爱Tommy,奉Tommy为领袖和旗手,并且感人的是,他认为Tommy使他们高尚、有良知,没有Tommy他们自己便什么也不是。在民众的那方面,他也一直认为Tommy远比他更得人心,被人民所爱。这里面是否有猜疑和嫉妒?没有。反过来,Tommy直到最终仍深信自己是唯一能规劝束缚Oliver,能收服他的人,他想过除掉他,最后还是救了他。这两个人其实是互补的,是一个强大的领袖身上所具有的特质的集合,在战争年月里他们共同前进,所向披靡,但到了战争结束,坐下来收拾烂摊子,解决国家宪政与民权问题时,这两种观念和特质就从一个整体里分裂,变得水火难容了。Oliver尖锐、激进、强势,不留余地,要求牢牢抓住议会军斗争赢来的机会,彻底改革政体,摆脱君主制束缚。Tommy一开始未尝不是这样想。但当查尔斯坚决不肯让步,固守一个君王的特权和尊严时,Tommy的内心产生了冲突。他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他原本是贵族,他的妻子也是贵族,他的家族祖辈以捍卫王室为己任,到了他自己这一代,却成了个叛徒,率领军队进攻自己的国王。要求他像克伦威尔那样不留余地,斩钉截铁,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他是个野心家,权谋者,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只是他为自己谋取权力的幌子,则他不会有这样的内心冲突,则他是有可能像克伦威尔那样激进,但他不是。电影里的Thomas Fairfax是个高尚的人,是克伦威尔所认知的良心和高尚。

当克伦威尔昂首向前高歌猛进不顾一切试图摧毁旧事物旧制度时,他所认知的良心与高尚就成了他的绊脚石。这似乎是一种隐喻。以摧毁旧世界为终极目的的革命也罢,改革也罢,只是叫法的区别,不流血是不可能的,不牺牲一部分人的福祉是不可能的,不践踏在一部分人的尸体上走出来是不可能的,被旧世界连带着埋葬的并不都是邪恶的、陈腐的事物。被摧毁的并不都是应该被理所当然牺牲的。对于Oliver,他只看见那个他所梦寐以求的新世界,对于Tommy,他身处两者之间,悬空而立,无所适从。这是一个纯粹的战士的不幸。Oliver不惜做“脏手”,他被刻画成了另一类型的理想者,为了高贵的目的可以不计较不那么高贵的手段。Tommy最终必然与Oliver对立。他最终所以放弃除掉Oliver的想法,正因为他认知了Oliver那梦境中的理想国。既然无法立足二者之间,他只能走开,做个旁观者。Oliver被孤独地抛下了。

电影中的感情太压抑,又太强烈。从某种意义上说,Oliver一生都在争夺Tommy,作为一个象征的Tommy。他也和Tommy的妻子争夺,作为一个人的Tommy,带有强烈的嫉妒与愤懑色彩。这种情感连安妮都知道,Tommy自己却不明白。或许他也和国王争夺过费尔法克斯,当国王试图唤起费尔法克斯的旧情,提醒他的出身,和他为了达成目的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Tommy对Oliver坦言是他命令刺客向他开枪时,压抑而又饱涨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不可阻挡地爆发了。那短短一分钟的对峙戏,Tommy坦言自己的失望与无能为力,指责Oliver以专制对抗专制,本身已堕入暴君之流(“护国公只是国王的别称”)、双手沾满血腥时,Oliver歇斯底里地狂吼,逮捕他,烧死他。这时候,谁比谁更害怕,谁比谁更痛苦?Oliver必然早已经察觉,在霍利斯逃走时,在安妮泄露国王的藏身处时,但他一直使自己做个瞎子和聋子,在Tommy的问题上,他实在妥协太多,他甚至是害怕的,所以他数度试图堵住Tommy的嘴,不让他说出他最畏惧听到的:Tommy背叛了他。但一切又是无法避免的。Tommy离去,Oliver孤独地抵着墙,背影萧条至极。他对他说过,自己不在乎长袍和荣耀。

多年后,Tommy赶来见垂危病榻的Oliver,床帷掀开,一支手枪指着他,看见是Tommy,Oliver笑着说了句,要是我舍得杀你,早几年就杀了。然后两人谈心,Tommy述说别后,邀请Oliver去他家,Oliver说我走不出这间屋子。Tommy流下了眼泪。Oliver只能用双手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他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之间的感情原是多么深。

克伦威尔死后未几,国王复辟,重回君位,费尔法克斯被赦免。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挖出来,悬挂城门之上。片尾,Tommy骑着马,仰视着Oliver已腐朽成枯骨的身躯。“他冀望于我,我却辜负了他。”多少沉痛与惘然。

没有欢乐,全是痛苦。Tommy的痛苦,Oliver的痛苦,安妮的痛苦,甚至是查尔斯的痛苦。这都是他们为变革各自主动或被动付出的代价。Tommy失去了孩子,Oliver失去了Tommy,国王失去了生命,安妮一度失去了丈夫。当Tommy走到高台上穿着审判服的Oliver面前,怔怔说,我的孩子没有了。那一刻,真是令人心酸。还有查尔斯在断头台上,卸下身上的嘉德勋位装饰,星章,Lesser George ,交到牧师手里说,我走时不能令王冠蒙尘。

尘埃落定之后,孰是孰非,孰功孰过,后人的浅薄评判,对于掩埋尘土之下的身躯而言,没有意义。

老文青Tim Roth演克伦威尔演成这样,我一点不奇怪。演费尔法克斯的Dougray Scott,费尔法克斯是我看的这位苏格兰演员的第二个角色,前一个是Regeneration里的Robert Graves。两个角色都很喜欢,尽管Robert Graves在Regeneration里完全是打酱油。To Kill a King闻名已久,但我的碟子播放不出来,也就搁下了,今次特意去看,倒是冲着Dougray的。没有失望。费尔法克斯的妻子安妮,是由Olivia Williams扮演,这是我没有很喜欢却颇欣赏的一位英国女演员。查尔斯是由Rupert Everett扮演的,他的又一位皇室角色,相较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里的威尔士亲王乔治,The Stage Beauty里的查二,这里的查一要正面得多,光彩得多,他的死无辱于一位君主固守的自尊。

历史可能不是这样的,但电影总要给人看一些好的东西。

Turn your face to the light.

--------------
写完后我去稍微了解了下Lord Fairfax这个历史人物,发现除了电影加工补完的那些谁也不知道存在与否的细节外,电影中的Fairfax的性情与形象,和历史记载还是基本吻合的。

如果要我概括,我会说,这个人的一生是传奇的、而又冲淡温和的一生:勇敢的战士,能干的统帅,缺乏权力欲望和政治野心的、温和的改革派政治家,谦逊的领袖,富有骑士风度的军人,深得部下爱戴、威名赫赫的指挥官,有荣誉的人,文学的热爱者,知识的庇护者,晚年的乡间绅士。

 短评

两位旷世英雄的合作与分歧解说得不错,查理一世也被拍得很真实

7分钟前
  • 我的子弹还没飞
  • 力荐

画面精良,服装考究

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第一遍总是感性的,看第二遍、第三遍时就会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了。清教徒革命(辉格党语)是英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塑造未来的阶段,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它最后促成了光荣革命。电影对各方势力角斗的呈现还是简单了点,有待感兴趣的观众自行挖掘。很喜欢这个费尔法克斯,他应该是最能代表英国的那类人。

10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叛徒和英雄本来就是相对了,历史上哪个英雄不是叛徒出家?汤姆和奥利弗的交集才是本片始终如一的侧重。

14分钟前
  • 赌徒熊猫大侠
  • 力荐

RE大概是唯一既演过查理I,又演过查理II的人吧。。。。但即便他有皇家血统,不认为他演的好,比Alec Guinness和Peter Capaldi塑造的查理I差远了。

18分钟前
  • DuoDuo🐿️
  • 推荐

蒂姆·罗斯饰演的克伦威尔让位于托马斯·费尔法克斯成为配角,两人分别站在革命与保守的立场营造剧情上的张力。

2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还是《叛徒和英雄》更符合剧情。

21分钟前
  • 蛮荒之地
  • 推荐

一段事关时代的友谊、、TR

23分钟前
  • 密斯Q
  • 力荐

这电影腐到渣了……我们班一起看的正经人都那啥了……lie to me里演LM大叔的孩子演技很好……我讨厌那个女人……

27分钟前
  • 东海神兽
  • 力荐

腐片最高境界是政治腐,此片做到了,只是剧情十分引人入睡,枯燥寡淡的对白,内心的暗潮汹涌变成了别扭小姑娘般的争吵,毫无特征的配角,完全不能将我带入那个强权疯狂的年代,就连螺丝和基情也无法拯救这部片的催眠效果,但我还是顽强的,为了螺丝坚持看完了,不行了,我必须去睡会。

31分钟前
  • 懒羊羊的蛋糕
  • 还行

幸亏有路易十四把这个丑陋的尼德兰化的世界镀上了一道法兰西的金光

36分钟前
  • 正统文化代言人
  • 推荐

2013.02.17英国人真是无基不欢……如果权力得不到制衡,任何统治者都会成为暴君。

40分钟前
  • 小悬子
  • 还行

制作精良

41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国王已死,国王万岁!

46分钟前
  • 朔风
  • 力荐

影片围绕着处死查里一世展开,刻画了克伦威尔变革的一生.

51分钟前
  • 傲慢与偏见
  • 推荐

闷。

54分钟前
  • 豆友36105243
  • 还行

其實只看了BC出現的那幾分鐘 超級醬油

57分钟前
  • 一瓶子蕨
  • 还行

丫还演过克伦威尔啊,不过历史感拍的不好呢,蒂姆的气场没有演对手戏那个强大呢

59分钟前
  • 较差

居然在这部电影的评论里看到 "腐" 字,豆瓣评论有时真倒胃口。

1小时前
  • _
  • 力荐

He's no good without me. 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就这样成了两个男人间由爱生恨的故事,大概也只有英国人敢于如此编剧。作为异国观众,除了自愧不如外是不指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本国有此作为的,所以,注定对TR的魅力没有抵抗力。

1小时前
  • 坐等1900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