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

HD中字

主演: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拉斯·艾丁格,约纳斯·奈伊,大卫·舒特,亚历山大·拜尔,安德里亚斯·霍佛尔,莉奥妮·贝尼希,朱塞佩·希拉奇,安托尼·查隆,菲利克斯·冯·布雷多,帕斯卡尔·艾尔索,马库斯·卡尔文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波斯语课 剧照 NO.1波斯语课 剧照 NO.2波斯语课 剧照 NO.3波斯语课 剧照 NO.4波斯语课 剧照 NO.5波斯语课 剧照 NO.6波斯语课 剧照 NO.13波斯语课 剧照 NO.14波斯语课 剧照 NO.15波斯语课 剧照 NO.16波斯语课 剧照 NO.17波斯语课 剧照 NO.18波斯语课 剧照 NO.19波斯语课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以亡者之名

"Man sieht die Sonne langsam untergehen und erschrickt doch, wenn es plotzlich dunkel ist.”(人们看见夕阳渐渐西下,但当黑暗骤降仍会害怕------卡夫卡)

他曾触犯不可偷窃之第八戒

盗取波斯神话换得面包半片

乱枪之下横尸遍野如若草芥

我却凭此波斯之书命悬一线


不知你为何会向往波斯语言

对遥远的异乡有着如此执念

为自证身份随口现编的谎言

开启我无法收场的角色扮演


“人们看见夕阳西下日落云间

但当黑夜骤降仍会害怕胆怯”

引用卡夫卡的名句满口胡言

所幸拙劣伪装尚未被你察觉


无止境的圆谎之路如临深渊

人名拆分重组实属灵光乍现

虚构的波斯单词已写满纸页

昔日亡者之名被千万遍默念


因意外穿帮受尽酷吏的残虐

恍惚间的梦呓助我渡过此劫

终获你的信任方才渐渐了解

学习语言为寻兄长圆梦饭店


为何你手握着我的生杀大权

却视我如知己甚至不可或缺

你宁愿说出得罪上司的流言

也要让我逃离种族清洗之夜


一门唯你我二人知晓的语言

两千八百四十条重构的字节

三万个逝去的亡魂恸哭凝噎

拼写出这本沉重的波斯字典


你曾赞叹它是最优美的语言

殊不知背后承载着累累罪孽

初次作诗的你忐忑伫立桌前

面对着犹太屠宰场缓缓吟念:


“轻柔的微风将云儿送向东边

渴望和平的灵魂在那个世界

我知道幸福结局将由我书写

随着云飘向的地方永生不灭”


这是来源于墓碑的苍白语言

每个单词都见证过生命凋谢

已被战争浸染血与泪的污点

岂能咏叹你所谓的和平世界


热心善举从未指望人情亏欠

怎料想滴水之恩却报以涌泉

我心已死彻夜守望铁栅窗沿

在黎明启程加入赴死的队列


你我皆是芸芸中的无名之辈

又有谁会注意到我们的凋悴

命丧由无姓之人谱写的结尾

才能审判你平庸之恶的原罪

 2 ) 《波斯语课》:用优美的假话,讲彻骨的罪恶

一位犹太年轻人独创了一门语言;

一个发生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故事;

一部改编自现实的德国反战电影。

这三个要素凑到了一起,也许你会对电影《波斯语课》(Persischstunden )产生兴趣。

在朋友直呼“近年来最好看的德国电影”的盛情推荐下,我观看了这部集中营题材的片子,它身上有一些同类作品《钢琴家》和《美丽人生》的影子,甚至还有点《无耻混蛋》式的黑色幽默,但《波斯语课》的调性和气质又与过去的同题材作品截然不同:

冷峻、轻巧,始终保持着镜头的距离和情绪的克制,同时也没忘记应有的理性、反思与慈悲。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为活命,我生造了一门语言

《波斯语课》整体上是一部偏严肃的文艺片,但它同样富有通俗的商业性,看起来并不沉闷。

影片开场,几名党卫军枪毙了一车犹太人,唯一的幸存者吉勒斯慌乱着自称是“波斯人”,并拿出了一本波斯语书作证。

其实吉勒斯根本不是波斯人,他手上这本书,是刚刚在车上用半个面包与另一个犹太人换的(对方也是偷来的)……可现在,他必须叫书上写的那个名字“雷扎”。

原来,集中营里的科赫上尉一直想找人教自己波斯语,吉勒斯这才捡回一条命。

为了圆谎活命,吉勒斯充分发挥了急智,靠着自己刚学会也是唯一会的单词,成功把自己变成了“不会读写只会口语”的波斯人雷扎。

当然,科赫不会简单听信“雷扎”的一面之词,两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由于父亲是犹太教老师,吉勒斯有些语言底子,他靠着生编硬造的几个波斯语单词应付过了第一夜。

可是,犯了疑心病的科赫,扬言要把每天学4个单词的目标改成学40个……

胡编乱造容易,要记起来却很困难,这样下去迟早穿帮。

正当吉勒斯一筹莫展的时候,科赫给他安排了一件差事,书写记录送进集中营的犹太人信息。

写完后,吉勒斯看着笔记本突然灵光一闪:对啊,我照着名单上的名字编单词不就行了吗?!这样我就能靠记名字把所有单词记住了!

于是,吉勒斯开始努力去记住集中营里所有能接触到的名字……

凭借着独特方法和聪明才智,吉勒斯骗科赫学了半年的假波斯语,可因为一个单词重复的口误,怀疑自己被耍的科赫把他送去了采石场。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肉体精神折磨并未摧毁吉勒斯的意志,他在近乎昏厥的状态下,依然说着只有他和科赫听得懂的波斯语……

这个“下意识的本能表现”,让科赫相信,之前真的是因为一个多义词而错怪了对方——于是吉勒斯得到了第二次机会。

重新回到骗局里的吉勒斯再也没犯过错,他甚至还会主动出击,让科赫用“波斯语”与自己进行口语交流。

吉勒斯的种种表现,让科赫深信自己的波斯语已经学有所成。

当某天晚上,科赫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门语言真优美”的时候,那一幕陶醉在谎言泡沫里的场景着实荒诞可笑。

可若稍一细想,观众恐怕就笑不出来了:因为科赫口中的美妙词汇,正是由一个个已死或将死的犹太人名字改编而来的。

上尉和波斯人

《波斯语课》令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出色塑造,复杂、生动,且不脸谱化,最成功的角色当属拉斯·艾丁格演绎的科赫上尉。

科赫是一名严格到苛刻的集中营后勤军官,刚出场就是狠狠教训女助理史托弗的戏码,只因为对方写的字不够清晰整齐。

在严酷、暴躁、气量狭小的外表下,他又自认为有通情达理的“温和”一面。

只不过,他的温柔与尊重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别人能百分百符合他的要求。

也许有人觉得,科赫这样做事一丝不苟算个优点,可把如此作风放到对纳粹集中营的管理上,就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了……

科赫让吉勒斯记录名单的行为说明了两件事:一,他没意识到,自己变相承认了一个“低贱的外族人”可以比“高贵的同族”做得更好;二,他没把名单上的人当回事,那些名字只是一个个字符而已。

一个精细、无情的纳粹军官形象呼之欲出,可这个角色的厚度又不止于此。

这个在别人眼中“没有缺陷/没有死角”的严苛军官,会笑着告诉吉勒斯自己将来打算去德黑兰开餐厅,找哥哥团聚,憧憬着一段与年轻女士的爱情,还会聊到自己的家庭和过去——他似乎真把吉勒斯当成了亲切的朋友。

然而,在察觉到吉勒斯可能说谎后,科赫立刻换上了一副歇斯底里的狰狞表情。

他立刻对这位“朋友”破口大骂、拳打脚踢,与其他同僚没什么差别。

甚至于,科赫要变本加厉地折磨这个犹太骗子:一枪毙了他太过便宜,得送去采石场干重活累活,再叮嘱早就看吉勒斯不顺眼的拜尔下士重点“关照”,务必要让他生不如死才行。

实际上,科赫的严苛一直没有变过,只因为吉勒斯是个任打任杀的犯人,他才可以毫无顾忌地施暴

等意识到自己“错怪”吉勒斯后,科赫又轻描淡写地表示要翻篇,两个人应该往前看。

注意,科赫由始至终都没道歉,他只是面带歉意地说些软话再给点吃穿上的补偿——两人之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关系,这也进一步完善了科赫精明、自负和虚伪的形象。

相较之下,男主角吉勒斯的层次感就没那么鲜明了,他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看点,是对自身处境、对集中营生活、对同胞苦难态度的转变。

一开始,他只是个不计一切手段想要活下去的犹太青年,有些聪明才智,却也没更多的闪光点。

直到经历了采石场的艰苦、受到科赫的优待,不断感受着同胞的磨难,吉勒斯才开始重新审视他所处的生活。

他不再惧怕枪口的威胁,除了被科赫“宠幸”的有恃无恐外,更多是因为恐惧、愤怒和麻木让他看淡了生死

随着记录、划去的名字越来越多,他对这些名字也有了越来越深刻与沉重的认识。

他不再只是单纯地记名造词,而是会根据对眼前人的印象来生成特定的词汇,他传授给科赫的波斯语,也有了更加血淋淋的生动含义。

吉勒斯把眼光从自己逐渐扩大到了所有同胞身上,他并未因自己相对舒适的处境而庆幸,相反,他对其他受苦受难的同胞有着感同身受的痛楚和悲悯。

于是,吉勒斯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例如马尔科和雅各布兄弟,后者也付出生命助他躲过了败露真相的危机。

在《波斯语课》后期,吉勒斯和科赫两人的对手戏开始不断突出、升华主题。

吉勒斯不再卑躬屈膝,不再掩饰内心的愤懑和疲惫,这是他作为一个人最后的尊严和坦荡;

科赫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友善和傲慢,他不希望吉勒斯生气、担惊受怕,确实有关心“朋友”的成分存在,但更多还是出于“我没杀人,我罩着你,你应该高兴和感恩”的强势和伪善。

在此语境下,观众们迎来了全片的最高潮:吉勒斯宁愿与其他人一起赴死,也不想苟活了,科赫发现后不顾军令把他带了回来,两人间爆发了唯一一次争锋相对的争执。

“他们不是无名之辈,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即便你手上没有直接沾血,你也是一名杀人犯。”

吉勒斯戳破了科赫的冷酷无情、自欺欺人和虚伪造作,让这段本就不存在的友情恢复成了霸蛮欺凌的原貌。

韵味浓、后劲足的德国反战片

与《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家》等其他集中营题材的电影相比,《波斯语课》没有太浓重的情绪渲染或浪漫化的处理,也没有过多展现犹太人遭受的苦难,甚至在前半段里,除了少数几场戏外,观众都不太能感受到故事发生在集中营里……

直到后半段,伴随着吉勒斯心境的变化,影片才逐渐出现一些“支离破碎”的细节,悄无声息又冷峻严肃地诉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可怕往事。

这是一部很懂得“藏”的电影,多数言语和内容都放在表面之下,该有的东西一件没少,着实深邃和沉稳。

相较其他国家的创作者,德国人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兴许更为敏感,所幸,影片通过塑造科赫,很好地完成了这最关键的一步。

科赫确实是一个优秀能干的军官,做得好事情也搞得定政斗,同时他还思路清晰、眼光长远,在其他党卫军仍幻想第三帝国能力挽狂澜时,他已看到了纳粹德国的穷途末路。

所以,当别人在销毁证据、准备撤退的时候,科赫已经收拾好细软跑路了——学好波斯语前往德黑兰正是他蓄谋已久的后路。

在跑路前,科赫不顾风险,动用自己最后的职权带走了吉勒斯。

无论怎么看,这个行为都有些多此一举,吉勒斯也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放自己一条生路,毕竟两人之间没什么情谊存在……心情大好的科赫回答了他的疑惑:我说过会保你一命,我可不想输掉我们俩之间的赌约。

其实这个赌约是科赫自顾自强加给吉勒斯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科赫究竟骄傲自负到了何样的地步。

可最终,科赫还是变相输给了吉勒斯,他败露被抓的缘由,恰恰是他跑路最大的倚仗——一门狗屁不通的波斯语。

科赫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纳粹战犯,他们本身或许没那么极端与邪恶,但在恪尽职守的情况下仍然犯了深重罪孽,这样的人,不应逍遥法外、逃避罪责。

科赫口中蹦出来的一个个词汇(名字),正好象征着一个个受害者对罪犯的控诉和审判。

名字,正是《波斯语课》的题眼。

原本记录在案的集中营近3万名犹太人的名字,已经随着罪证被焚毁而消失了……

有些观众可能会留意到一个细节: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男主角的真实姓名(本文所写的吉勒斯是影片资料里的名字)——就好像那些死去的犹太人那样,他们来过,他们存在过,但这个世界没能留下他们的姓名。

于是,吉勒斯独创的“波斯语”又有了新的意义:成为那2840个犹太人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证明。

随着吉勒斯缓缓吐出一个接一个死去同胞的姓名,他不紧不慢的声音逐渐吸引了盟军收容所里所有人,那些陌生而又朴实的字眼,戳进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波斯语课》用这样偏于抽象的“符号”,完成了对于不义战争的反思与控诉,视听冲击力不强,却同样拥有千钧之力。

那是沉闷的怒喊,也是哀伤的悲鸣。

【本文首发于FIX昆仑德语字幕组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3 ) 对《波斯语课》的简单分析及个人思考(纳粹军官视角)

(本文内容有剧透)

希特勒执政时期的德国法学家主张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律制度背后没有所谓的哲学推论,割断了价值与规范的联系,取而代之的是把将法律规范与现实社会秩序混为一体。这为纳粹军官在二战期间各种疯狂行径提供了一定的正当性,即坚持“恶法亦法”的观念,认为做当时的法律规定的事、执行上级的命令是正确的。二战结束之后,自然法复兴,法学界开始反思“恶法”是否为法的问题。

如果从这个纳粹军官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那故事将会是这样:一个德国小孩,母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父亲有残疾,一家人只能靠卖热水维生。稍大一点之后他就去了餐厅做帮厨,梦想是成为一名厨师。青年时期的某一天,在他在街上闲晃,看到了几个纳粹党人聚在一起,抽烟,穿着棕色衬衫,看起来很开心,于是就加入了他们。哥哥因此和他闹掰并在一年后去了德黑兰。接着,希特勒夺权,他也升为上尉,在一个集中营负责伙食。直到这里,他貌似都没有犯什么错,只是一步一步按照他认为是对的路走,甚至在集中营都只是负责后勤工作,不直接参与枪决犹太人。有一天,来了一个自称是波斯裔的囚犯,军官喜出望外,因为他一直想学波斯语,好去德黑兰开一家餐厅,做各种菜,于是他巧妙利用了他的职权,让这个波斯人成了他的语言老师,每天教他单词。起初,他有过怀疑,但在长期教学、相处之后,他开始信任了这位老师,也展现了性格中温和的一面,甚至把这位老师当作挚友来对待。他不顾下级的提醒,上级的嘲讽,坚持学了上千个单词。并在德军兵败前夕,放走了老师,自己则拿着假护照前往德黑兰。而就在他说出引以为傲的波斯语时,真正的波斯人却听不懂,那一刻,他除了愤怒,我想更多的是委屈。如果没有战争,这位纳粹军官的人生会是怎么样?在当地开餐厅,做个快乐的厨子,结婚生子,与哥哥一起赡养老父亲。

当然,与无数个集中营中无数2840个名字相比,这个军官白白学一门他人自创的语言的遭遇可能不算什么。我也并无意为所有纳粹军官的行径辩护,但我始终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没有办法奢求每个人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还能思考人性。在宏大的世界战争之下,大多数人包括一些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的军人都只是战争的受害者,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平庸之恶”来给一部分战犯定罪。如果战争是有意识的,那它对人类是一视同仁的,它的目标就是抹去生命以及湮灭人性。因此,除了像希特勒这样的少数狂热分子,人类应该把战争视为敌人。二战之后,除了对“恶法”的思考,我们更重要的是对如何避免战争的反思。

 4 ) 假语言

元素有些杂糅,吸引人的亮点本该是假造波斯语以及谎言被揭穿之后的戏剧冲突。结果真的波斯人刚刚出场就领盒饭了,有点失望。 然而语言学部分只是作为推动情节发展而存在的,如果多一些造词部分就好了!将从名字中提炼出来的词根和意义联系起来,比如说假词根“-ico”就是从名字中提炼出来的。 要是导演还能继续补充就好了,哪怕从他的犹太同胞中选一个来刻画,讲一下词根词干词缀如何组成普通单词。比如说-avvi是生命,从那个布娃娃的标签上得来。那么失去希望/失去生命这些单词就可以拿出来造词。

再者,影片另外的卖点是“你所记下的2468个单词,是惨痛的犹太人的名字。”这里其实容易给人一种暗示:纳粹军官改变了,并且受到了冲击。我想看的地方是,军官识破假波斯语之后,这种师生关系,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开始改变。犹太人可能会流血,可能会死,但一定会给军官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但是影片带过,没讲很多。仅仅提到纳粹军官被拘留起来,去不了德黑兰了。不过这一部分的张力很强,军官的梦想破灭了,看起来有点痛。

我想看的是军官不仅发现自己的梦想破灭,还要看他的思维方式产生一点点改变,记下来的这2000多个单词对他也产生了冲击。

语言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学习一门语言就像破解密码一样。不过军官只学会了2000多个单词,算不上掌握,只能应付简单的口语会话。在这一方面,特雷姜做得很好,但是波斯语课没做好。

同时,这里也存在一点谬误。犹太人谎称自己只会用波斯语交谈,不会使用书面文字。这里我原推测的是他出身比较低,因为掌握书面文字的阶层确实会高一点。但是他又能写一手很漂亮的德文。军官竟然丝毫没有产生怀疑。这就像只会说方言的人竟然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

虽然是为了糊弄军官,也感觉怪怪的。

还有,电影中为了体现“你念出自以为优美的文字,其实是犹太人惨痛的血泪”,拍了一个靠在窗边念诗的镜头。这是亮点二,但是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略过了。其实大可以多加一点语言学知识,比如学习的过程中雷扎解释这个词根,比如说如何造句。波斯语的语法必定和德语不同吧。就算是异族文字,也应该会有规律。

如果语法也照搬乱造,军官真的不会产生怀疑吗?

最后,犹太人逃出来了,但是如果他没有借助军官的能力,恐怕一定会死。

而且他挤占了为数不多的生存资源,间接杀了那位意大利兄长,以及真正的波斯人除了他以外的人,都死得非常冤枉。雷扎要为此负责。但是影片中唯一得到救赎的就是他,由此我有些不平衡。

但是集中营里没有丝毫人性可言,就是这样吧。

最后,名叫“希望”的犹太人其实没有希望,名叫“生命”的犹太人丧失了生命,学习假波斯语的德国军官以为找到了和家人团聚的希望,这些都是雷扎编出来的假东西。

那么影片中什么是真的?影片想要体会什么?是军官和犹太人之间的友情?还是普通纳粹军官的无可奈何?还是犹太人惨遭屠杀的痛楚?还是人性普遍存在的恶?不清楚,每项都有体现,但是都体现得不多。

 5 ) 这位犹太人为了活下来做了件不可思议的事!2020不可错过冷门佳片《波斯语课》!

有这么一部电影,可能你一看名字和题材,就觉得太文艺和沉重选择pass掉。

但是...你要不要先听听看开头,就只耽误你2分钟。

在1942年法国,没错二战正打得焦灼的时间点,男主吉尔斯是比利时的犹太人,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德军抓捕,和其他犹太人上了一辆德军的卡车。

和当时很多犹太人一样,他们不明状态,在车上一位犹太人,用从波斯人房东偷来一本绝版波斯语书,和吉尔斯换了半块面包。

等到他们到了一片荒地,德军让他们就地扔掉自己随手带的行李并排成一排,之后德军对犹太人进行毫无人性的扫射枪决。

吉尔斯在枪响前先倒地不起装死,但由于太明显被识破,就当德军要毙掉他时,他急中生智说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波斯人,并拿出刚用半块面包换来的波斯文书。

正好德军的上尉科赫在找一位波斯人,于是吉尔斯就这么命悬一线被带回了集中营,见了科赫。

科赫为了得到充分证据吉尔斯是波斯人,让他现场说一段波斯语,吉尔斯当场现编了一段自创的语言,把科赫听得一愣一愣,翻译成德语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看见夕阳渐渐西下,但当天色突然变暗之时,还是会害怕。”

这句话是出自弗朗茨·卡夫卡的丧葬语录,弗朗茨·卡夫卡代表作大家一定很熟悉,有《变形记》,《审判》和《城堡》等等。

吉尔斯引用弗朗茨·卡夫卡的语录,让科赫对他拉近了距离,因为卡夫卡虽然是犹太人,但出生在和生活在布拉格,在捷克语和德语大语境中,卡夫卡选择了德语,长大后的卡夫卡对自己犹太身份产生困惑,甚至会抱怨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吉尔斯并非随便引用名人语录,而是处处精心布置。

于是,科赫作为集中营给德军做饭的主厨上尉,给吉尔斯安排了厨房的工作,并要求他在工作结束后教他波斯语。

看到这我们都知道,吉尔斯是一位货真价实,完全不会一点波斯语的犹太人,他如何在教波斯语中不露出破绽,如何让人对他的身份不起怀疑,更重要的是,他如何自创一套“波斯语”来忽悠科赫上尉,等待他最后的命运,又是什么。

故事聊到这,希区柯克式的“定时炸弹”,已经在两人的桌子底下放置好了,而且还没给出具体的倒计时时间,什么时候爆炸,我们不知道。

怎么样,看了开头是不是有那么一些些引起你的关注了,那我们就接着深度剧透,往下聊。

吉尔斯和科赫的第一次上课,我们从中知道了科赫上尉学波斯语的原因,是想战争结束去德黑兰开一家德国餐厅,然而面对吉尔斯的困难考验才刚开始,一向痛恨犹太人的下等兵马克思.拜耳,从小在有犹太街区长大,他一眼就看出吉尔斯并非波斯人,并在没有足够证据情况下,向科赫做出提醒和质疑,但恼羞成怒科赫反问下等兵“你在教我做事”,让下等兵扫兴离开。

不过这让科赫不得不再次怀疑吉尔斯,于是科赫让吉尔斯一天内翻译出40个单词,以验证吉尔斯是否真的会波斯语。

如果你不是记忆天才,基本到这一关就等于完全暴露身份了,但吉尔斯这时正好有了一份抄写犹太名单的任务,在抄写过程中,吉尔斯利用名单中的人名,即兴发明自创了一套“波斯语”音标,来为这套求生语言打下坚实基础,也成功骗过了科赫。

在吉尔斯分发犹太人食物时,他还让每位犹太人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把名字的读音拆分或重组,变成了”波斯语“中的词汇,以此来累计词汇量和关联记忆。

但好景不长,在一次德军高层野餐派对中,吉尔斯把曾经用过的面包的发音,放在了树叶发音上,被科赫识破并大发雷霆,就算吉尔斯说明这是同音异义词也无济于事。

之后吉尔斯被派去采矿场,受尽虐待和摧残,没到几天就直接倒下无法继续干活,而就在吉尔斯意识处于迷离不清醒之时,他求生本能开始喃喃自语着自创的“波斯语”,科赫听到后自行翻译成“妈妈我要回家”。

就这样吉尔斯又从死神那逃了出来,被科赫送去医护室,得到很好照顾并痊愈,吉尔斯也再次回到自己波斯语老师的岗位。

也正因为这次事件,让科赫完全信任了吉尔斯,在科赫学习波斯语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科赫之所以去德黑兰,是想去找到自己的哥哥,并试着想要逃离战争,当初科赫加入纳粹,只是单纯看到了纳粹当时那种自傲和自信,想寻求认同,于是双手沾满鲜血无法回头。

集中营很快容不下太多犹太人,和吉尔斯同一批的犹太人被大清洗,而吉尔斯则被科赫保护起来,送到了农场躲几天,之后吉尔斯再跟随新的一批犹太人回到集中营。

在这时吉尔斯认识了一对意大利兄弟,弟弟是哑巴,中途被人打得半死,吉尔斯在科赫的短暂的善意良心下,带了一些罐头肉给哑巴弟弟,为此意大利兄弟算是欠吉尔斯一个人情。

而预想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位如假包换的波斯人被抓到了集中营,一直痛恨吉尔斯的下等兵拜耳终于逮到机会,要把吉尔斯和波斯人拉到科赫那去对峙,揭穿吉尔斯是犹太人的真相。

意大利哥哥为了救吉尔斯,在营内杀害了波斯人,牺牲了自己,得以让吉尔斯的秘密继续维持。

经历过生生死死的吉尔斯,认为波斯人和意大利哥哥的死,都是因他而起,就在第二天全犹太人再次被踏上死亡列车之时,吉尔斯又被科赫保护起来要送去农场躲避死亡,但吉尔斯为了赎罪,和意大利弟弟交换了衣服,自己和其他犹太人奔赴死亡。

这一消息很快让科赫得知,科赫一路奔跑,不惜拿枪顶着自己德军士兵的脑袋,也要把吉尔斯给捞出来。

但在吉尔斯眼里,科赫依然是屠杀犹太人的帮凶。

1945年,盟军打入德军控制区,吉尔斯所在的集中营已经能清晰感受到盟军的火力攻击。

德军为了掩盖掉屠杀犹太人的事实,开始焚烧犹太人名单和资料,把剩下的犹太人也统统枪毙干净,科赫则早已准备好行囊,秘密离开集中营,安排了一架飞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

而科赫则利用自己的职权能力,把吉尔斯也带了出来,直到两人离别的时候,科赫依然相信自己学会了波斯语。

但下场大家可想而知,在科赫到达伊斯坦布尔时,大秀了自己所学的波斯语,却没有一个人能听懂,被当场拿下。

吉尔斯则成功到了盟军的军营,在记录备案过程中,盟军想要尽可能知晓更多犹太人名单,吉尔斯说自己记下来了2840个犹太人名,并开始念起这些已经逝去的名字。

《波斯语课》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更真实的存在是改编自编剧写的短篇小说,再加上影片成熟工整的类型叙事结构,给观众呈现出的是充满悬疑且流畅的剧情。

我们跟随主角吉尔斯游走在死亡边缘的冒险,面对吉尔斯的挑战一次比一次更具难度。

片中处处充满着前呼后应的铺垫和细节,尤其是吉尔斯为了活下去,用犹太人名字创造的“波斯语”,讽刺的成为了科赫认为优美的波斯语。

科赫甚至还用这套波斯语,创作出了一首渴望和平灵魂的诗词。

但殊不知,科赫在几年间日夜背诵的单词,都是死去犹太人的名字,这些名字就像是永不瞑目的灵魂,最后让科赫和纳粹有所报应。

影片最后吉尔斯也因为这套假的波斯语,又升华成了新的意义,吉尔斯让2840名逝去的犹太人名字,给后人留下所能记住的存在,在影片最后化作情绪上的冲击,当吉尔斯念出那些一个个人名时,我还是忍不住破防了。

影片试着在传统的战争题材中,挖掘更多的反思和平衡,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吉尔斯和科赫相处过程中,为观众呈现出更多科赫柔软和懦弱的一面,他因为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所以选择了加入纳粹,但内心始终有着一个做美食的厨师梦,以及想要得到家人的原谅和理解。

在德军对犹太人一次次屠杀中,科赫并没有变成像《辛德勒名单》中的奥斯卡.辛德勒这样的英雄角色,而是扮演着残酷战争下的无奈的帮凶或牺牲品。

吉尔斯为了求生欲,利用犹太人名字创造了一整套谎言,严格来说,在这套谎言下,搭上了几条生命,吉尔斯也并非英雄,他只是为了活命用尽办法,到最后有了负罪感赎罪而选择赴死,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战争题材的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反战,在人类人性至暗的时刻寻找反思和反省,《乔乔的异想世界》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把视角放在德国的一个复杂儿童家庭中,影片巧妙的设置点和《波斯语课》同样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二战隐藏在邪恶纳粹军国主义背景下,更多德国人的思绪,以及他们不一样的一面。

当然,《波斯语课》如果对标到《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等二战纳粹相关题材的作品,还是显得格局稍小一些,影片剧作模式的过于规整和公式化,除了吉尔斯和科赫两位绝对主角,其他角色的刻画也稍显单薄,尤其是意大利哥哥突然的自我牺牲,还是稍显缺乏可信度过于简单粗暴,为的是制造一次次更强的戏剧冲突,和让人印象深刻的对手戏。

但不管怎样,《波斯语课》都是一部能让人完全沉浸在当时情境下,并能为之付出感慨的作品,如果感兴趣,建议去看正片,影片值得你花2小时候去好好体验和感受。

不知道为何,当我看完后,认为《波斯语课》不管从政治风向,类型,剧情的编织等等,都有着很重的奥斯卡面向,我标题都想好了,今年冲奥最佳外语片,必须有《波斯语课》,但可惜的是,由于主创团队的比例原因,被奥斯卡撤片,但影片依然是一部二战题材同类型极为优秀的佳作。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吉尔斯并不是他真实的名字,也就是说主角并没有名字,影片这样的设定,更让吉尔斯代表着的是那些在战争中逝去并被遗忘犹太人。

 6 ) “无名之辈”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Scott

转载请注明出处


《波斯语课》的主创阵容很强。

导演曾操刀过俄罗斯爆款神剧《背叛》(豆瓣9.1)。

主演拉斯·艾丁格,德国演艺圈的扛把子,曾出演过高分神剧《巴比伦柏林》。

《巴比伦柏林》剧照,该作品三季均分9.3

该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所改编。

曾入围2020年柏林电影节非竞赛展映单元及北京电影节。

本应代表白俄罗斯参战今年奥斯卡颁奖季,怎料因创作团队不符合标准,被取消资格。

虽不能走向更大的舞台,但这部作品给观众们带去的感动与震撼是满满的。

>>>>剧情简介(看过的可以略过)

1942年,法国。

男主小卷是个犹太人,在逃亡途中被纳粹德军抓获。

车上,坐他身边的一大哥提出要用一本珍贵的波斯语书换小卷半块面包。

小卷看书上写着“雷扎”和“帕帕”,便问大哥是什么意思。

大哥说,“雷扎”是房东儿子的名字,“帕帕”是波斯语“爸爸”的意思。

原来这本书是大哥逃难前从房东家顺走的。

虽波斯人有戒律名曰“不可盗窃”,但是食不果腹的战乱年代,谁还在意戒律清规呢?

在乎的,只有活命罢了。

面包还没吃上两口,全车人就被德军赶了下来。

行李放一旁,列队成一排,人群中还有婴儿的啼哭声。

德军突然一顿扫射,人群瞬间倒下,没了一丝声响。

小卷提前倒地装死躲过子弹,但是被德军发现。

他连忙说自己不是犹太人,是波斯人。

并拿出刚刚交换的波斯语书籍证明身份。

而刚用书来交换面包的大哥,已一命呜呼。

《波斯语课》预告

说来也巧,营地中有个纳粹军官想在战后去德黑兰生活,他在找会说波斯语的人。

小卷灵机一动,说自己叫雷扎,自己的父亲是波斯人,母亲是比利时人。

会说波斯语,但是不会拼写。

军官问他“帕帕”什么意思,波斯语“妈妈”怎么说?小卷都对答如流。

得到军官“青睐”的小卷保住了一条命,被派去厨房做帮工,但是代价是要教军官说波斯语。

但其实,小卷只知道“帕帕”是爸爸,并不知道“妈妈”怎么说。

情急之下随便编了一个说法,骗过了军官。

但军官要每天学习新的波斯语单词,还要复习检测……于是小卷开始在厨房里“自创”波斯语。

随便编简单,但要记住自己编的那些单词,还是很费脑力。

哪怕记错一个单词,他的身份就会被识破,到时等待他的将不是死亡,而是折磨。

小卷每天的生活已经如履薄冰。

谁想到有天军官嫌一天学4个单词太慢,要改成学40个。

这下小卷傻了眼,我上哪去现编40个波斯语单词,还要倒背如流?

惊慌失措中,小卷发现营里犹太人的名单正好可以对应军官让他翻译的单词。

他灵机一动:为何不用这些人名作为词根呢?

小卷每天用同胞的名字做词根“造”波斯语,但每天陪伴他的,还有其他德军的质疑。

军官虽然相信小卷,但依旧恐惧被小卷当猴耍。

一天小卷无意中解释“树”怎么说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音在之前教“面包”时已经用过。

尽管他赶紧瞎扯“树”和“面包”在波斯语里同音,但还是被多疑的军官一顿暴打。

正常语言环境中,同一个单词有不同意思也很正常,就像汉语在不同发音下有不同用法一个道理。

军官也不是蛮横之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激后,也派人送小卷到军医处治疗。

小卷死里逃生,同时他也更加清楚自己陷入了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猫鼠游戏之中。

一旦身份暴露,只有死路一条……

>>>>抹去与铭记

表妹有幸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欣赏了这部《波斯语课》。

观毕,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停,席中更是传来一阵阵抽泣。

不夸张说,作为一部二战题材的作品,它有着强烈且动人的张力感。

主创出席柏林电影节

两个核心人物:纳粹军官、犹太囚徒。

本身对立的两人,以波斯语教学的形式产生联系、建立关系。

更重要的是,一门本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语言,却成了他们的命脉,决定着生死。

一个教波斯语是为了在战乱中活命,一个学波斯语是为了在战后移民保命。

这部《波斯语课》用极具美学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全片画面以冷色调为主,从色彩上给到观众一种压抑的情绪。

镜头语言也格外冷静克制。

被屠杀的犹太女人们躺在车上,借以黄金分割比例的构图体现静态美学。

也在提醒观众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人间惨剧。

上一秒纳粹军官们笑盈盈大合影,下一秒观众们就看到犹太人在矿地上血汗劳动。

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是侧面烘托,给予观众心灵上的落崖层次感:

有些人在战争中花天酒地,而有些人却活得胆战心惊。

不需要枪林弹雨,不需要血腥屠杀,细节的比对就足以体现这些纳粹们的恶行。

电影中有一幕戏让表妹印象最为深刻。

小卷为了报恩,和营中一位意大利人交换了身份和衣物,加入到了万人坑的队伍当中。

军官得知小卷离开了军营,连忙跑到队伍中揪出他,并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一个意大利哑巴就要牺牲自己?为了他你就要和这一群‘无名之辈’一起去死吗?”

在这里,军官强调这些赴死的犹太人是无名之辈。

可小卷却说,不能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就认为他们是无名之辈。

这些人有名有姓,是鲜活的生命,是真实的存在。

这些所谓的“无名之辈”,他们的名字组成了军官日日夜夜背诵的“波斯语”。

当军官颇有兴致对着小卷朗诵自作的波斯语诗歌时,他念出的其实是集中营里的那些“无名之辈”们的名字。

军官所说的每个单词,都是一条犹太人的生命。

他随口一说,就是一大片生命。

何其讽刺,又何其震撼。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所改编,但很可惜,表妹找不到“小卷”的原型。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表妹也发现,其实“小卷”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

他代表的是世界各地愿意正视、尊重并保护历史的人们。

195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在以色列建成,以此纪念600万在纳粹统治下遇害的犹太人。

馆名很简单,只有两个单词,名为“Yad Vashem”,在希伯来语中表示“记念、名号”的意思。

正如影片最后,纳粹被击败后烧毁虐杀犹太人的证据,犹太人的名册被付之一炬。

而当小卷被救出,被问到你是否记得那些受害者的名字的时候。

小卷说:我记得。

那人问你都记得谁?

小卷说:我记得2840个已故犹太人的名字……

据BBC报道,截止到2017年,600万大屠杀遇害者中,470万已有迹可循,仍有130多万姓名不详。

这470万有迹可循的遇难者中,或许还有2840名犹太人,是通过小卷的“自创波斯语”所记录下的。

纪念馆有1.3亿页文件、10万张幸存者证词、40万张照片、1.5万份国家档案文件以及2.5万件文物和1.2万件艺术品。

每一份都是沉甸甸的历史记录,每一份都代表着那些“无名之辈”们曾经存在的痕迹。

受害者们的鞋子

小卷、还有像小卷那样孜孜不倦为那些“无名之辈”正名的人们,将600万这个冰冷的数字,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个体。

他们绝不是集中营里的代码,不是600万,更不是纳粹军官口中的“无名之辈”!

纪念馆前些年还发起了“消失的100万”的活动,收集那些没有被记录的遇难者的姓名、信息。

记住,或许是纪念他们最好的方式之一。

27年前,一部《辛德勒的名单》让观众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点亮黑暗的战争年代。

辛德勒凭一己之力救下了千万犹太人,如救世主一般,为命悬一线的犹太人们提供了一个避难之所。

27年后,一部《波斯语课》又让我们感受到苦难时期仍然有人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记住了营中2840名同胞的名字。

将德军刻意隐瞒的事实公之于众,将集中营内的恶行一一复述。

活下去,并记住。

小卷用一种柔软的报复,为那些遇难者们正名,也给纳粹军官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而军官所学的“波斯语”,将会永生永世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将永远被噩梦所困,永远记住那些在集中营里受苦受难的犹太人姓名。

可惜的是,直到影片结束,观众都不知道小卷的真实名字。

但就是他这样的一个无名之辈,记住了2840个曾在集中营受苦受难的无名之辈。

悲痛而不血腥,沉重却让人深省。

好的作品会给观众们带去深层次的思考和反省。

更难得的是,这样一部作品的制作团队多是德国人或后裔。

他们愿意正视历史,愿意将黑暗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同样的,他们也希望观众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到历史。

导演曾坦言,自己并不想拍一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而是想做一部真正关于交流的作品。

从不同的文化层面及身份背景出发,看到战争的无情所带去的伤痛。

也要牢记战争中人性光辉所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以语言为桥,以历史为镜,唯有正视,方能进步。

文/大表妹

 短评

念诗那段太讽刺了……对窗外殴打与谩骂的声音充耳不闻,用受害者名字构成的语言歌颂着和平与幸福

8分钟前
  • 鸡蛋糕
  • 推荐

编剧想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这个片子就已经拍完了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就是填装这个电影使它逻辑可信一些。

12分钟前
  • 普通豆瓣用户
  • 还行

后面突然冒出来一个意大利兄弟,结果就是替纳老师杀人的工具人,编剧堵一下真波斯人的逻辑问题,之后纳老师替意大利人的哑巴弟弟去死,逻辑上也是简单粗暴模糊不清。当导演连基本的叙事逻辑都拍的吃力的时候,就不用指望他能在其他方面可以出色了,对标波兰斯基的《钢琴家》就更匪夷所思了,这就是一个男主角颜值在线的传统故事片,看一个好故事如何被类型片思维处理的这么平庸。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牛批,换我可能活不过10个单词。

18分钟前
  • 暗夜精灵
  • 推荐

#2020BIFF#二战犹太人题材的电影还是德国人拍才有味道,屡拍屡新而且视角独特。建议以后七夕就看这个,有一种语言只有你我知道,还挺浪漫的。

22分钟前
  • 素素素素素丶
  • 还行

(完全偏题的评论,我知道这是个沉重严肃的题材,但是…)微醺的Klaus搬着椅子走向Gilles,想伸手去摸Gilles的头,然后又忍住放下,最后只是问了一句:“你为什么生我的气?”看到这里时我真的目瞪口呆,这不就是塞林格说的“爱是想触摸又收回手”吗?

24分钟前
  • 夏日里的猫
  • 推荐

最惊讶的是,德国军官对人名簿的字体工整有要求,却没有真正注视在乎过其中每一个名字

26分钟前
  • Siméon
  • 力荐

这个纳粹军官挺有意思:要求字迹工整边缘对其,却没认真看过其中的名字;对波斯语有着极高的学习热情,却懒得看一眼现成的波斯文神话书。

31分钟前
  • 傲翔
  • 推荐

说几个印象很深的点:纳粹军官是gay,强迫症,发型,写诗,加上他说他哥哥在德黑兰这件事档案里对不上,他说他哥哥是逃到德黑兰的,二战期间纳粹既迫害犹太人也迫害同性恋者,很可能军官的恋人因为他是同性恋却入党这件事跟他决裂,又为了逃难去了德黑兰。军官谈论爱情也有一种暗示。军官有口吃,跟犹太人学波斯语的时候就没有了,最后被抓到又恢复口吃了,说明自信崩塌了。这个军官自己本身也是军队的边缘化人物,他的确有善良和单纯的地方,但是对于这对的关系我五味杂陈,在军官狂奔去找逃走的犹太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感动哭还是冷笑。军官这个角色写得太漂亮了,故事的寓意也非常震撼。画面配乐都很适合大银幕观看。

36分钟前
  • 星辰Loni
  • 力荐

这么严肃的故事有的观众是怎么看出来浪漫的?

38分钟前
  • 大胡子美少女
  • 推荐

又一部好看的二战集中营题材电影!“生活中无奇不有,就看你能否发现它”,看了此片你就会更加相信这句话!为了求生,主人公用近三千个犯人的名字生生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波斯语言”!哲人说:造成人类数千年历史重大变化与创伤的是饥荒、瘟疫、战争、革命。所以近百年来,反思一战二战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它们之中成功者都是基于对史实的深入开发与尊重,“根据真实事件写作”的本片是又一个例证。眼前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的“新冠瘟疫”大灾难,也必将是未来百年的重要话题和艺术对象。眼前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鼓励人人用文字、图片、视听手段去如实、深入、细致地记录正在发生过的现实,而不是片面、掩盖、甚至禁止纪录与报道。好的文艺作品永远是在对现实历史观察、挖掘、反思、沉淀中产生。看片遐想,记之。

4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你让我这个无名之辈教你波斯语我教了你2840个我们的名姓你随口一说就是一大片生命

44分钟前
  • 我要睡会儿觉
  • 推荐

他违反了十诫不可偷盗,我背弃了圣经开始撒谎。你用20个肉罐头的赌注换我性命,我用2840个囚犯的名字得以幸存。那天走在街上你看到纳粹自信美好,从此你双手沾血记不得任何人名字。他们并非无名之辈,因为拯救我的不是波斯语课,不是我虚构的语言,更不是你。而是这2840个犹太人,他们都有名字,我都记得。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精彩。其实这位军官只需要认真看一眼集中营的名单就能发现不对劲,但是他选择了对这些生命视而不见。

48分钟前
  • Ashling
  • 推荐

BJIFF. 7.5 同预期有落差,大概只有《钢琴家》的七成水平,商业属性过强,幸有摄影和配乐在告诉你,我是有艺术追求的。几个关键情节点没爆起来,缺乏一个真正高潮,最大败笔德国军官发现真相男主居然不在场,交叉蒙太奇引发的情感力道是不够的。女助手年轻军官党卫旗长官等角色的剧作功能都没挖掘完相当可惜。但拆分人名做假词语的设计太妙了,整部影片依托于这个点睛式构思,本身就已经成功了。拉斯艾丁格演技炸裂。本片还是腐女大礼包,大家都懂。

53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有新意,用犹太人名自制“波斯语”倒是其次,最特别的是让没有亲手沾过血、只为纳粹提供饮食因此自认无罪的后勤军官,牢牢记住2840个犹太死者姓名……军官对办公室外、集中营里的屠杀充耳不闻时,那些“无名之辈”的姓名正在被他反复诵念,甚至组合成一首“浮云”的诗,讽刺又悲凉。但是,对自由愉悦之美的向往虽然赋予了军官不同于其他纳粹的游离气质,却不代表他和reza有基可搅,他发自内心认为犹太人不算人,不懂这对cp为啥能磕起来,这可不是战场上圣诞快乐。PS,军官说哥哥1932年离开德国,可能暗示哥哥是德共党员(所以不搭理加入纳粹的弟弟,档案里也要抹掉),1932年纳粹成为第一大党,局势危急就跑路了……

57分钟前
  • 捏捏獭的尾巴
  • 力荐

主角从始至终几乎是没有表情的,在捡到孩童的娃娃的时候没有,在几次快要被识穿的时候没有,甚至在决意赴死的时候也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直到东方见晓。却在片尾背出那2840个同胞的名字时终于怆然泪下,仿佛那些恐惧屈辱和悲愤终于找到了出口。他们不是无名之辈,受害者与加害者都应该记得。

58分钟前
  • 紫苏バジル
  • 推荐

题材是好题材,手法上太公式了,前一个铺垫必定在下一个场景中用到,接连几次这样真受不了,怕观众都是鱼的记忆吗?德国军官的形象细想想也不够丰满,既引发不了观众的同情,也引发不了观众的憎恨。犹太主角塑造的也是各种平,反正整个片子就像一首流行歌,各种熟悉元素的有效组接罢了,只不过歌词写的是具有强烈历史话语性的集中营生活

59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军官克劳斯比男主形象要丰满。他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那种人。他不爱国也不爱纳粹,不恨犹太人,甚至犹太人引起的情绪变化还不如他的做人原则受到挑战时大。出身底层的克劳斯为纳粹服务,想要的只是体面和免于匮乏。他隐身体制做着恶的冷酷帮凶,同时又因为一个假波斯人展示着他的敏感、天真和脆弱。在使用不熟练的外语进行对话时,人很难说谎,只能用最简单的字眼说出自己最在意的事。用德语说话的克劳斯强硬冷酷凶狠,用假波斯语说话的克劳斯羞涩忧伤脆弱无助。语言将他从他人生命的主宰一下变成了一个结结巴巴的小孩。而用无辜者生命做成的语言最终将他的美梦击碎,让他为自己的“平庸之恶”付出代价。演员的表演很牛逼,瞬间能让我跟着他的情绪走。这个故事的核心点子可以展开的地方很多,但并没有太深入,被挠了一下痒痒就跑,意犹未尽。

1小时前
  • 石部金吉
  • 推荐

这片真的好gay好gay好gay,但gay得合情合理,毕竟谁看到衣衫褴褛、一脸惶恐的大眼仔时,心中不会升腾起强烈的保护欲呢!!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