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字体

HD

主演:Michael Bierut,Neville Brody,Dimitri Bruni,David Carson,Matthew Cart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传奇字体 剧照 NO.1传奇字体 剧照 NO.2传奇字体 剧照 NO.3传奇字体 剧照 NO.4传奇字体 剧照 NO.5传奇字体 剧照 NO.6传奇字体 剧照 NO.13传奇字体 剧照 NO.14

 剧情介绍

传奇字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老大夫小大夫F16空中战将(国语版)二人世界大学生士兵的故事2你在我的右手边第一季两个爱人和一只熊航拍中国 第一季恶灵之门野狼与玛莉邪神的天秤 公安分析班王道燕赤霞之镇魔龙女父亲的身份(2021)杀戮都市2绿翼 第一季鸽子哨金字塔游戏黑夜如潮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余罪 第二季穿越之旅归途第一季3% 第三季浴室的美女恋爱假期(粤语版)矮子当道关于路易莎孤独的美食家第二季石头上的花燃野少年的天空我愿意1985水栖家族死灵法师逃逸追踪阿浪的远方轮回的捉弄啼笑夫妻泡妞专家兄友2018梁上君子神话任务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就像白衬衫搭牛仔裤一样。

我想如果不是学习设计的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Helvetica是什么鬼?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还是第一个学期在做字母设计的项目简介。我当时根本对那些英文字体一无所知,纯粹是看哪个顺眼就用哪个。老师问我用了哪个字母时我就懵逼了,哪怕我记得是哪一个,也不造怎么读啊。总之最后我那控制欲超强的老师直接要我用了Helvetica。这样强行干涉的行为我当然挺不爽的,而且当时看着那几个平凡无常规规矩矩的字体怎么看怎么不和谐,当时也不敢问Helvetica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地位和历史。

好吧最终大学果然都是靠自学的,一搜才知道原来Helvetica有这么牛逼的背景,而看了这个纪录片后大致的了解也稍微深入了些。看的时候才感受到一种字体潜移默化的力量,几乎每天每个人从睁眼开始就要面对Helvetica,它几乎无处不在,但社会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它,甚至知道它的名字。Helvetica 50多年的历史大概分为三部分,在50年代,瑞士简约风的Helvetica 得以应用到商业设计中,它中性又大气的风格使之成为大公司、政府等机构的御用字体并广泛使用,而到了7,80年代被反主流文化的设计师们认为这种官方,官僚的标准非常无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生命力。而80年代之后,曾经的设计思潮又回归轮回,新一代的设计师再次开始重视这款经典,但只会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字体。

全片的人物谈话发言之间有挺多的间隙播放着我们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各种Helvetica,其实在某一刻我才忽然发现原来Helvetica已经无处不在。沉下心来慢慢品味,Helvetica在世界这样长时间的风靡而没被淘汰自有它的优点。特别是粗号的Helvetica,是如此沉静又漠然,几乎没有任何态度的中性字体。而这种字体的妙处也在于,因为它没有态度,所以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需求赋予它新的态度和心情。片子前段有点沉闷无趣,我以为全片就是几个上世纪老设计师在谈Helvetica的历史和优点了,而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对于Helvetica,现下是分了大概三种态度,也分别对应着上面的三个时段。

---从其它影评的摘录,纯碎是纪录下----
David Carson 说:"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的。他们太无聊了,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中生代的设计师,将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视为己任,在他们看来,Helvetica毫无感情和个性,可算是最坏设计的范例。而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观点则充满着实用味道和去政治化倾向:“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Helvetica was a real step from the nineteenth-century typefaces.
相对于19世纪的那些字体,Helvetica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lt was a little more machined,
稍微有一点机械的味道
it was doing away with these manual details in it,
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
and we were impressed by that, because it was more neutral.
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更为“中性”
And neutralism was a word that we loved.
而中立主义,是我们喜爱的一个字眼
it shouldn't have a meaning in itself. lt should . . .
它本身不应该包含任何含义,它应该...
the meaning is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not in the typeface.
含义应该来自于文本的内容中,而非字体的表象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love Helvetica
政府和企业喜欢 Helvetica
because on one hand it makes them seem neutral and efficient,
因为一方面它令他们看上去中立和有效率
but also the smoothness of the letters
makes them seem almost human.
柔和的字形也让他们看起来更人性化
That is a quality they all want to convey
这一直是他们试图传达的质素
because of course they have the image they are always fighting
因为他们一直想改变他们的形象:
that they are authoritarian they're bureaucratic,
独断、官僚、
you lose yourself in them, they're oppressive.
让人失去理性、压迫
So instead, by using Helvetica
然而,改用 Helvetica
they can come off seeming more accessible,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就可以使他们看起来亲切、透明、可靠
American Apparel uses Helvetica and it looks cheeky.
美国服饰 用Helvetica 显出随意
American Airlines uses it and it looks sober.
而美国航空 用 Helvetica 显出稳重
And 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the weight they use and the letter spacing and the colors.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字重,字距,和颜色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he typeface l think
really invites this sort of open interpretation.
还因为字体本身就支持开放性的释读

----

而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批判一方的David Carson所说的例子,他将一篇文章的字体设置为像乱码一样的装饰字体,因为那篇文章根本不值得一读。从这点出发,他提出“不要把“可读”和“传达”弄混了。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关于一开始提到我老师要求我用这个字体,她当时是说,如果你不懂,那就必须用Helvetica了,他从不出错。我忽然就想起看时尚搭配的博文,也许这个字体就像那些白色衬衫牛仔裤的基本款,简单,没有态度,但从不会出错。

尽管现在Helvetica满街都是,所谓的设计感确实也是从不出错但也不会有惊喜,但长时间的沉淀使它成为了经典,也赋予了它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It's always changing, time is changing,
世界永远在变,时代在变
the appreciation of typefaces is changing very much.
对字体的欣赏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
You are always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人永远都是时代的孩子,无法跳出你所处的时代

 2 ) 关于一个字体的纪录片

本文是我自己所感,因为不是设计师,也没有欣赏天赋,只是发表个人见解,勿喷,可以右上角。

Helvetica,这个我从来也没听过的名词,前段时间友邻推荐见到了下面这篇帖子“为什么不要使用 Comic sans 字体”(http://www.douban.com/note/259659900/),读完了,百度了评价很高的Helvetica,继而找到了关于这个名词竟然还有一个纪录片,看完后我自己按照片子里介绍的几种字体在Word里做了个试验。(Win7 系统,好多片中介绍的字体没有,只能粗略做个试验。)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8177696/
图一:Win7 Word文档,没有更改字体大小,默认五号字体,5种版本的字的样子,可以看出Arial是最清晰的,Verdana把清晰建立在增加字间距上了。
等等,Times New Roman这个字体不是高中时每周一会晤的《英语周报》上的字体么!!!怎么那么熟悉,擦暴漏年龄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8177729/
图二:Win7 Word文档,小六号字体,评价同第一张图。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88177761/
图三:Win7 Word文档,小一号字体,这里出现了变化,Arial出现了大词间距,看起来很不舒服。

总体看来,Helvetica之所以能成为大家都喜爱的字体果然是因为它显现起来很清晰到位,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又不带感情色彩。


片中有一段我觉得好贴切,cut下来
So if you says “Buy these jeans” in a Grunge form, you would expected to be some kind of rag jean or, you know to be sold in some kind of underground clothing store. If you see the same message in Helvetica, you know, it probably unsold GAP, its gonna be clean you are gonna fit in and you are not gonna stand up.
Helvetica这个字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正式,但是确实如spiekermann所说,当它变成了大家都用的一种默认字体(iPhone的默认界面字体是Helvetica,文本编辑器/邮件的默认字体是Helvetica,微软常用的 Arial 字体也来自于它),审美疲劳的大家也就觉得这个东西像空气,没什么特点了,放之中国就是宋体2333。后面又出现了一批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然后两个主义在互喷,哈哈哈哈哈我不写了你们自己看吧,笑死了。

“You are always the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OST配得好带感,喵星人怒刷了好多次存在感啊~苹果电脑是大的赞助商是吧!!!想用Helvetica是不是要去买苹果电脑啊!!!

我也不知道明明不是设计师的我为什么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完这80分钟的纪录片,但是确实这片我认真看完了。设计师们你们辛苦了!!


PS:29分55秒出现的两位设计师中的那个竖条纹衬衫男好基啊!在白衬衫男说话时一直盯着他,也不看屏幕,只有自己说话时才转开视线看屏幕。。。虽然他有未婚妻了


最后我想对看这篇烂影评的你们说,麦记的麦乐酷果然是盛夏酷饮啊~
附上在线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53444/

 3 ) 设计师的使命就是与周遭的丑陋作斗争

Helvetica,拉丁文的意思是“瑞士的”,代表了二十世纪50年代的瑞士排版风格,被认为是字体领域的现代主义设计典范。

纪录片开头呈现了一些钢板雕刻的字,老人细致地操作着排版、上墨到印刷一道道工序,最后在卡片上印出‘Helvetica’ 整洁的字形,也许这种传统的转印工艺逐渐被现代数字打印技术所取代,但它所透露的工艺气息仍深深吸引了我。

我们无时无刻在接触着各种文字,字体是文字的直接表现方式,它的魅力在于通过细节呈现某种视觉基因,形成特定的识别气质,并且以一系列的规范形成稳定的模式。

老一代设计师崇尚简洁、实用、中立,他们经常使用的字体稳定不超过几种,喜欢用网格来框定,他们认为伟大的字体本身只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它的整体观感只为传递文字本身的信息,而不会让读者去关注字体本身,所以他们极力推崇Helvetica,甚至认为它已然是无称线字体的终极形式了。
追求个性和独立的设计师则排斥Helvetica,它为政府机构和各大型企业所广泛使用,他们厌恶这种字体所掩盖的死板和虚伪。从这个角度讲,字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的表现,不应该千篇一律,甚至我们不应该使用转印字体,而要在每个具体的设计中自己亲力为之。

Helvetica的流行很大程度也因为计算机的普及,先是成为Mac的默认字体,到后来微软PC上的模仿者Arial(Monotype公司1982年出品),也派生了GNU/Linux系统早期的预装字体Nimbus Sans。在网络世界是它浏览器的默认字体之一,在现实世界中它普遍成为商业广告和公告标识所选用的字体,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在记录片中你会在各个画面中应接不暇发现Helvetica的无处不在。

from wikipedia:
“Helvetica被广泛用于全世界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国家。同样的风格也被移植到希腊字母、希伯来字母和汉字。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corporate identity program)也使用了这个字体及其各種版本。Helvetica被大量使用在标志、电视、新闻标题以及无数的商标。 如3M、愛克發、BASF、美国航空、American Apparel、BMW、Crate & Barrel、Epson、德国汉莎航空公司、Fendi、J. C. Penney、Jeep、川崎重工業、Knoll、英特尔、無印良品、雀巢、松下、Microsoft、三菱電機、摩托羅拉、豐田、Parmalat、SAAB(Helvetica 83 粗體)、三星、渣打銀行、Staples、Target、Texaco等數百間主要企業的標誌都是使用Helvetica字體。”
“九廣東鐵(現為港鐵東鐵綫)所有車站(翻新後的大圍站及落馬洲站除外)的站牌和指示牌均使用Helvetica,但於2008年已被港鐵換掉而消失。而港鐵公司於1998年前興建之車站(油麻地站、觀塘站、荔景站和北角站將軍澳綫月台除外)均使用Helvetica。九龍站月台是最後一個使用Helvetica的車站。
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新聞報道字幕系統於1986年12月至1994年5月期間使用Helvetica字體。
方正黑体、方正超粗黑、方正中等线的字体英文部分使用的是Helvetica。”


我十分喜欢Helvetica的简洁气质,但不至偏执地否定其他字体。起初开始迷恋字体是因为它让我通过软件写出风格迥异的字,字体的发展其实也是普通大众个性化需求的体现,时代在变,我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当然会有更多优秀的字体会被创造出来。各种平面设计软件已先进到让人惊叹,但它们仍然不能替代艺术家、设计师的眼光和直觉,工具没有创意的调遣,它终究是没有生命的。

流行未必经典,经典必定流行。

 4 ) 一部保留了部分杂音的献礼片




前段时间看完了纪录片Helvetica。

作为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字体对于大众甚至一部分设计从业人员来讲,还是一个琐碎、遥远、不值得过多关注的尴尬角色。正如Matthew Carter在影片中感叹“如果你说到字体设计师,他们通常一脸茫然。偶尔真有人听说过这个词,但他们也以为这些人都死掉了。”

而Helvetica在她的50岁时,能有人为之拍一部电影,拍完了巡演还有人看,看完了DVD还有人买,买完了被传到Google Video上还能排上Top榜,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部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像是大明星Helvetica于某个表彰大会上放给客人看的“献礼片”——非常精良和专业:优美、轻松、有点振奋人心的配乐;明媚、幽默、出其不意的字体画面(出自电影Borat的摄影师);涵盖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瑞士,法国和比利时,老中青三代设计师以及创始人 Eduward Hoffmannh后人的扎实采访。如果你是Helvetica的忠实Fans,片中对变着法子的夸赞将让你觉得无比悦耳“信息应该由文字内容表达,而不是字体。这是我们十分喜爱Helvetica的原因” “我很庆幸没有人让我去改进Helvetica,因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但在我看来,操着德国口音、语速奇快的Erik Spiekermann的话虽然率直的有些不留情面,却更引人深思。当问到为何五十年后Helvetica依然如此流行,他叹了口气反问“为什么坏品味无处不在?”

Helvetica和它的模仿者Arial的流行,其实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它就像是默认的选项一样被拿来就用。这种不经思考,与其说是热爱,倒不如说是对“字体”投的弃权票。人们认为Helvetica的优点是透明、中立、没有感情,选择了省事而且不会犯错。而这种不作为式的“正确”仅仅建立在“字体本身并不表达信息”的基础上。可字体真的不能够恰当地表达内容吗?还是因为字体的设计和选择,比颜色、间距、位置更复杂和难以掌握?


作品不拘一格的David Carson认为“不要把“可读”和“传达”弄混了。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在数字世界里,手迹这个概念已经逐渐消失。人们很难再通过字迹来体现感情和人格。而对于最注重个性、厌恶雷同的设计师而言,这时如果连认真选择合适字体的机会也不珍惜,那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Stefan Sagmeister(他那些在自己身上乱写乱画的作品被国内的BBS转的到处都是)对所谓Helvetica代表着的现代设计做了一个形象的概括 “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透顶的。他们太无聊啦!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狗屁无聊透顶。”

很庆幸导演将这些反调都保留了下来,可这部献礼片的主调依然是粉饰地对Helvetica进行歌颂:对于非称线字体现代、理性、简介的吹捧,却绝口不提衬线字体其实更适合阅读;偷换概念地将非衬线字体等同于 Helvetica,一笔带过甚至忽略其他非衬线字体诸如Akzidenz-Grotesk, DIN, Univers; 将在商标、公用设施、街边小店上的流行拔高为设计上的成功。而Helvetica一书的作者Lars Muller夸张地在大街小巷不断指认Helvetica的一段,则使这种吹捧达到了令人难为情的高度。

总的来说,这依然是一部让人看着很舒服的电影:有着精良的制作,众多顶级设计师的现身说法。况且Helvetica本身也是一个精良的字体,只是因为用得过多才成了问题。
http://liupeiyu.blogbus.com/logs/14936478.html

 5 ) 时代的变迁与美感的永恒

任何社会事物都无法脱离时代而生存。
Helvetica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它很好地吻合了现代主义追求规则、清晰、客观的美学观念,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但随着二战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解构,从理性思考到全面反对,字体排版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时代洪流中,字体本身从中性的信息载体变成了带有独立信息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图像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走出了对于战争、工业化与人性的反思,开始享受快节奏的娱乐生活,追求视觉美的体验,Helvetica再次受到了关注。

Helvetica本身蕴涵着一种超越设计者个人的美学规则。
我相信经得起时间和空间检验的设计,其中蕴涵的美一定是有其生物学意义的。这种生物学上的美是细胞的偏好,它存储于基因之中,是人类甚至生命本身产生之初的记忆所造成的偏好。它表现为大脑对某种规则的兴奋或者抑制反应,形成了愉悦或者厌恶的体验,直接感受就是美或者丑。其实,我们已经熟悉了一些规则,比如对称、黄金比例⋯⋯不知道有没有人总结了Helvetica蕴涵的美学规则。

 6 ) El Ten Eleven:)

开头响起的El Ten Eleven的Lorge,还有结尾的the album leaf。一下子就把整个片子变的很贴心。

拍摄方面,当代就算是对Helvetica的反对,也是在反对空洞乏味的标准化,是在字体个性化中,对美的排版以及字体设计和文意情绪化结合的强调。而不是说的那些垃圾排版。

把Helvetica的迷人特质和新时代的反对,交叉剪辑,看似对立,却同样是对美的思考,对返璞归真的认知。并以此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沿用Helvetica,用一套新的理论去诠释去支撑它。

哈哈哈然后看了导演的三部曲的ost合集,基本上一个大写的ETE粉。相当的后现代,用在这里。

 短评

想到关山最爱的大标宋

2分钟前
  • 赵叉叉|她是最好,没有之一
  • 力荐

Helvetica,拉丁语“瑞士的”,完美的现代主义字体设计,读起来看起来都好舒服。原来身边存在那么多Helvetica设计,惊讶于设计师可以用如此充沛的词汇来描述形容一款字体。字体和空间的关系,字体本身的正负关系和结识的矩阵体系,神奇的美学。大师说,真正算得上好的字体大概有一打,他常用的只有两三

5分钟前
  • SSEN
  • 推荐

为一个字体拍一部纪录片,真是难得。每天都在用这个字体,知道它名字的又有多少。实用主义的理性和美学的结合,它真的很耐看。

8分钟前
  • 半透明
  • 推荐

在科普之后非常辩证地分析了Helvetica背后的意义,本质上非常像(Helvetica代表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碰撞。H的中立、简洁、秩序感代表着一种风格,受到一部分设计师的推崇,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另一群人认为是乏味的、缺乏个性的。潮流即是不断在变化的,经典虽是经典,只是不要盲目崇拜便好。

9分钟前
  • NovemberRain
  • 力荐

journalism课上放的。还算有趣。

12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还行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15分钟前
  • Manchild
  • 力荐

很直观、丰富、中性、有教益的纪录片。Helvetia=瑞士/Helvetica=瑞士的

20分钟前
  • btr
  • 推荐

不错,远不只是关于Helvetica。OL:http://www.jlpfans.com/player/a99880d39e5daec3-1-0.html

24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http://www.helveticafilm.com/ | Download Helveticafilm here: http://www.mininova.org/tor/1018081. + Chinese subtitles here: http://tinyurl.com/4xkv72 | 这篇讲Arial和Helvetica的文章很有学术味道,写作方式也很学术。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英文字体——由Arial和Helvetica 的比较引发的思考。 http://snurl.com/25f

29分钟前
  • zonovo
  • 力荐

70年代时,年轻一代都追捧迷幻剂一样的字体,到了80年代,他们的思想完全乱成一团,他们不知道在乎什么,但他们知道要反对什么,那就是 Helvetica。当字体排印设计终于陷入了不可挽救的混乱中,设计师们在90年代末能做的就是回归了,回归到早期的设计方式,并用一套新的理论来支持它。

32分钟前
  • mockee
  • 力荐

非常骄傲呀~西文字体盛大YY~

36分钟前
  • 消失
  • 还行

用了有几年,从来没用心看过它的名字到底怎么念

39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平等理性的看待海尔外提卡 睡前我想了一下 这是哲性问题 先是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事物打破现在的混沌 然后新的来了 一窝蜂的赞美和普及 然后又权威混沌垄断了 有人维护经典 有人开始质疑权威 有人认为已经到达顶端 有人固步自封 有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混沌 有人还不知道这一切

40分钟前
  • Shy
  • 力荐

认识和了解这一伟大的无衬线字体。后现代主义典范,纯粹,理性,权威。中文字体感觉唯有微软雅黑有此份量但也望尘莫及。片末的主题升华很不错,从字体到设计,学问很多。

44分钟前
  • Ruler
  • 推荐

Helvetica 对于我来说,就是冷静、清晰、精准的代言词。能简单,绝对不要复杂。不要有任何情感,每一个细节无可挑剔。

48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里面那些字体设计师一个个都是大毒舌,听他们骂人可真是丰富了表达词汇呢。

52分钟前
  • 容安
  • 力荐

字体也有大学问。

53分钟前
  • Bill
  • 推荐

so cool

58分钟前
  • 白铁Jazz
  • 还行

Helvetica用了这么多年的字体 哎 很好的片子 很直观的表达

59分钟前
  • Amandachun
  • 力荐

detail matters

1小时前
  • ZEricy
  • 推荐